• 36阅读
  • 0回复

重复不是创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8-08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重复不是创造
  林克欢
《天下第一楼》叙述的是清末民初北京前门一家烤鸭店兴衰聚散的故事。全部剧情紧扣在一个人物——“福聚德”掌柜卢孟实的身上。从他临危受命,用空城计逼退债主,在恭顺谦卑的外表下架空东家,到踌躇满志时被辞退……全店安危系于一身。大幕未闭,一副对联的横批(“没有不散的宴席”)已替福聚德的前景作了预示。
酒楼茶肆,作为人们活动的公共场所,为编导者提供了一个描摹时代风情,人生世态,历史变迁的极好机会。在这样一个人来人往、生活流动的开放空间中,将繁富的生活剪裁成单一的故事,极容易显露出人为的造作与虚假。《天》剧登场人物不少,有达官显贵、帮闲食客、商贾、妓女、警察、痞子、厨师、堂倌、学徒、跟包的、讨债的……但各色人等的穿插,主要是为了烘托卢孟实活动的场景气氛;掌炉与灶头派系的争斗,罗大头的撂挑子与跪地叩谢,也是为了突出卢孟实的恩威并用与江湖义气。各色人等,只是主要人物的陪衬;各种短景,只是情节主线的点缀。开放的舞台空间是为锁闭的情节结构服务的。
与同样是呈现一个公共活动场所的《茶馆》相比,《天》剧在艺术表现与思想蕴涵上都是一种倒退。在《茶馆》中,松散的情节关连,使不同的人物,不同的事件,各自具有不可代替的独立意义。众多事件的集合,不是为了突出一个人物或讲述一个故事,而是为了呈现一种整体性的生活状态,从不连贯的生活现象中,揭示一个时代不可救药的衰败,从而表现出编导者对场景——社会——历史整体性的审美把握。
《天》剧情节单纯、脉络明晰,演出严谨,京味十足,加之林连昆等著名演员的表演真挚纯朴,拙中见巧,使它获得了许许多多观众的欢迎。观众的戏剧意识是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积累的,人们对戏剧的情节结构十分熟悉,形成不易变异的欣赏习惯与审美定式,因此,这一类戏剧的佳作在一段时期内仍将受到大部分观众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但从发展的观点看,《天》剧就乏善可陈了。当代中国人在经历巨大的曲折与艰难的选择之后,正逐渐走近一个艺术自觉的年代。当代戏剧不仅批评人性的异化,批评社会的弊端,批评历史惰性的后拽力,也一次次地突破传统的戏剧模式,希图把人的精神和艺术的创造力,从种种传统规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唤起民族的批判意识与竞争、超越意识,参与再造民族整体文化的巨大工程。近年来,戏剧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不少创新之作,不仅改变了戏剧的面貌,改变了舞台的形态,同时也改变了人们观赏戏剧的方式与习惯。在《天》剧中,几个主要人物如卢孟实、常贵栩栩如生,场景的起承转合流畅自如,几大段戏铺陈有致,不失为一出较为圆熟的作品。但我认为,这部作品无论是对生活、对历史、对人性,还是对戏剧艺术自身,都没有为人们提供多少新的感悟、新的认识,也不构成某种新的透视、新的审察,反而在卢孟实的出场亮相,在人物关系与情节发展中,隐隐约约地显露出某种司空见惯的模式,让人感到这种圆熟只不外是重复的圆熟,缺少新意,虽工亦匠。
重复不是创造,在旧格局之内小打小闹也成不了大气候。一部真正杰出的戏剧作品,不仅是对生活的新发现,也是对艺术的新发现。
有人说,《天》剧的突出贡献是表现了饮食文化。我对此迷惑不解。近年来,文化热吹遍全国,“文化”行情看涨,似乎舞台与“文化”沾边,身价立时陡增。其实文化涵盖面极广,但主要是指那些在一个社会或一个集团的不同成员中一再重复的情感模式、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且不说在舞台上报几份菜谱算不上饮食文化,即便真的表现了饮食文化的某些模式及模式的更替,也很难将其从文化的其他行为中单独抽离出来。离开对人及其生存环境、生存状态的整体性思考,将饮食习俗、饮食方式、就食规矩表现得更加详尽,更加新奇,又有什么价值呢?
堂头常贵之惨死,令人心酸;烤鸭店堂头、灶头、学徒们的地位与处境,也令人同情。为他们立传,固无不可。但值得看重的,仅仅因为他们是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者?是他们的职业?还是他们的生命意识与人格力量?评论标准、评论方法的争论,已超出对具体剧作的评价,我就此打住,留待今后再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