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另辟蹊径 匠心独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8-08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另辟蹊径 匠心独具
  曲六乙
《天下第一楼》的推出,使北京人艺的演出剧目,构成了一个有趣的“三馆”:《茶馆》、酒馆《咸亨酒店》和饭馆《第一楼》。它们大体上属传统的(或叫“老牌的”)现实主义型的作品,都显示了丰富、生动并且独具生活特征的社会历史文化内容。其中的《茶馆》尤属精品,至今仍是当代剧作家太短时间里不易企及的楷模。
人们很自然地把《第一楼》同《茶馆》对比,尽管这种联系未必都能符合实际。有人说:看了《第一楼》,感到以《茶馆》为代表的人艺风格续下来了。我举双手赞成。有人说:《第一楼》只是模仿《茶馆》。我不敢苟同。又有人说:《第一楼》是《茶馆》的倒退。我迷惑不解,真的有些茫然了。
我以为,同是描写
祖国饮食文化的“三馆”,由于创作契机、题材运用、审美视角都有所不同,产生在一九五七年的《茶馆》,更多地是从社会学角度,对所反映的三个旧时代给予彻底的否定。《咸亨酒店》更多地是从民俗学角度,在批判、否定旧社会的同时,在观众面前呈现出一幅江浙市镇的民俗风情画。而《第一楼》则更多的是从文化学角度,对京华故都的美食文化,以及它的创造者,采取了赞美的肯定态度。摆在观众面前的,《茶馆》的茉莉花茶是苦的;《咸亨酒店》的绍兴花雕是辣的;《第一楼》的挂炉烤鸭,则是香喷喷的流油。老舍把三个时代浓缩到一个小小的茶馆里,茶馆的命运就是这三个时代社会的缩影。何冀平不想把福聚德的兴衰史,勉强地同民国初年社会的兴衰联系起来。她让观众从《第一楼》的美食文化中品尝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也品尝出人生的苦辣酸甜。
同样都是赋予掌柜的以悲剧命运,性格内向的王利发思想保守,逆来顺受。他是一个典型形象,但今天似乎引不起人们多少共鸣。而何冀平笔下的卢孟实却是一个敢于冒险,善于施展诈骗手段,推动事业繁荣的企业家。他的令人伤心的悲剧形象,对今天许多进行革新的企业家来说,仍然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同样塑造了众多具有个性特征的人物形象,《茶馆》的描写对象主要是以秦二爷、松二爷等为代表的茶客群——饮食文化的消费者。而《第一楼》的描写重点,则是提供消费的美食文化的创造者——堂、柜、厨。作者在塑造这些创造者形象时,特别注意对他们的文化心态的描绘。这使他们的性格具有那个时期的社会印记和特征。卢孟实是个胆识俱备的开拓性企业家,是福聚德的顶梁柱。他有了妻子,还要蓄养妓女。在经营上则施展了不少诈骗、弄假手段。在那个时代,他不奸诈狡猾,福聚德就得破产,个人也完蛋了。罗大头是个有名的烤鸭师,但出于封建帮派意识和嫉妒、排斥心理,竟用卑鄙手段去陷害职业对手李小辫,还染上了吸毒的恶习。他的形象比较生动地反映了传统文化中落后、愚昧的一面。堂头常贵是一个出色的食客心理学专家。他同李小辫一样都有可贵的敬业精神,但自豪又自卑。他在食客面前随机应变,对答如流,成为福聚德招徕生意的灵魂,而自己的灵魂却受到压抑和扭曲。在永远挂着笑脸的背后,是社会强加在他家庭生活和内心世界永远不能解脱的重负。人物刻画得如此细腻、真实、丰满而又深刻,并且含蕴着丰富的社会内涵。
这些简单的比较和叙述,无非是想道出《第一楼》有别于《茶舘》之处。这些“有别”,是作者有意“避开”,另辟蹊径的艺术效应。“有别”多了,模仿也就少了。倘能再独具艺术匠心,别出心裁,便不是倒退,而是创造;不是封闭,而是某种超越。这就是人们对青年剧作家寄予的厚望,因为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希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