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从黄河、长江划到莱茵河——关于联邦德国的《龙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8-09
第8版(副刊)
专栏:

  从黄河、长江划到莱茵河
  ——关于联邦德国的《龙舟》
杨武能
远在莱茵河畔的联邦德国首都波恩,有一家专事介绍我国现代文艺的刊物,名字叫《龙舟》。它创刊于1987年6月,半年一期。翻翻至今已出版的两期《龙舟》,除精美的印工、典雅的设计和悦目的编排外,尤令人惊异的是内容的多样和丰富。比我们的大32开还大一点的开本,每期130—140页,在译介和评论文学的同时,还兼及戏剧、电影、美术乃至书法,但重点却仍是我国的当代文学。这样,《龙舟》尽管刊名传统色彩浓厚,却焕发着现代精神。
以文学为例,《龙舟》介绍的都是前不久在我国(或在联邦德国)众所瞩目的作家或作品。一年来,重点评论过的作家有冯至、舒婷、郁达夫、阿城、郑愁予(台湾)等等,译介过的作品则有韩少功的《爸爸爸》、莫应丰的《驼背的竹乡》、王蒙的《活动变人形》、李昂(台湾)的《杀夫》、王安忆的《小城之恋》、丛维熙的《方太阳》以及公刘、北岛和其他诗人的诗;除此而外,还发了对王安忆和丛维熙的两篇访问记,并且每期都登了对我国前一阶段文坛景象素描式的回顾,以及一些未能译介的重要作品的内容提要……
《龙舟》的创办人和主编,是波恩大学东方语言系的顾彬(Kubin)教授和波恩雅知出版社(Engelhardt—NG Verlag)的黄凤祝博士。顾彬教授多年来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和介绍,卓有建树;《龙舟》的选题、编辑反映了他研究的成果,体现了他的学术个性。黄凤祝博士早年攻读中国哲学,是一位热心传播祖国文化的学者和实业家,他不但为《龙舟》提供经济后盾,也亲自动手编稿和写作。就是在他们和另一些热心人的奋力支撑下,《龙舟》才满载着中国文艺园地的鲜花硕果,越洋跨海,从黄河、长江划到莱茵河、多瑙河……
像《龙舟》似的专门介绍中国文艺的刊物,不知别的国家和别的语种还有没有?至少在德语国家,似乎还是一条“孤舟”。在当代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道路既少又艰难的今天,对于小小的、孤独的《龙舟》,我们自然给予更多的关注,怀着更大的期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