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阅读
  • 0回复

哈尔滨市擢升企业“行政级别” 七个单位又被冠以“七品乌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8-10
第2版(经济)
专栏:

哈尔滨市擢升企业“行政级别” 七个单位又被冠以“七品乌纱”
本报讯 一项旨在擢升部分企业行政级别为县团级的意见,在哈尔滨市市府大楼里转了1个多月之后,已有变压器厂等7个单位最近被冠以“七品乌纱”。
该市编制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说,企业在商品经济竞争中,由于行政级别低,遇到很多麻烦。因此,“企业和企业主管部门及其它综合部门要求审批县团级的呼声十分强烈。”目前,这个设置机构的全权机关已收到近60份市属企业晋级申请书。
市编制委员会提出的《关于部分企业晋升县团级的意见》认为,部分规模较大、经济效益突出、经营管理好的企业,“应晋升为县团级”。这样,“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横向经济联合;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意见》还认为,“级别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要求晋升行政级别,不是改革意识不强的表现,而是企业发展生产力的一种客观需要。并列举实例抱怨说,申报晋级的企业都是全省某一行业的佼佼者,年利税都在百万元以上,且大都有出口创汇能力。但在上级主管部门眼里、内外横向经济联系中,却常因行政级别低而受到冷遇。如某厂虽有生产22万千瓦变压器的能力,但因是“科级”单位,有关部门就没给生产项目。不少职工总数逾千的企业,由于行政级别低,看不到文件,参加不上会议,进不了同行业各种组织网络,挫伤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黑龙江省有关方面及哈尔滨市政府一些职能机构,对此《意见》议论纷纷。大多数认为,企业遇到难处,有关各方应在职权范围内给予帮助,但不宜重走老路,施以“爵位”。省体改委一位负责人指出,企业的价值在于经济效益,能否把生产搞上去,关键在于改革企业经营机制。对一些不合理的陈旧的规章制度,不能消极迁就,否则只能贻误改革的进程。(王悦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