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小鸟天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8-10
第2版(经济)
专栏:

小鸟天堂
本报记者 高保生
在广东新会县,最令人向往的是一个名为“小鸟天堂”的地方。在县林业局梁局长的陪同下,记者乘车前往那里观赏。从外表看,这里并无多大稀奇,可听主人介绍,就神了。这是一个由河水环绕的半岛,隔岸观望,不见人迹,唯闻鸟声。岛上树枝树干纵横交错,几十条、几百条地簇拥在一起;榕叶荫郁繁茂,整个树冠像一顶巨大的帽子,把这个面积15亩的小岛盖了个严严实实。
据说,谁也闹不清这个岛上的树已经生长了多少年,是一棵还是多棵。几千只鸟儿在这里筑巢栖息,繁衍后代。每到傍晚,群鸟欢歌,追逐嬉戏。老作家巴金曾到这里参观,起了个名:“小鸟天堂”。从此,这里成了名胜,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前往欣赏。
多年来,附近的环城乡村民把这个地方看成是自己的“风水宝地”,定有乡规民约,人人自觉保护。如有不明事理的外来人不知好歹地打伤一只鸟,就会受到当地人群起攻之。
其实,在新会,岂止是小鸟的天堂。由于林业建设的发展,环境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也犹似“天堂”。近些年,新会的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去年工农业产值达到20多个亿。钱多了,用于林业建设的投入也多了。去年初全县一下子就拿出350多万元用于造林绿化,这在一些贫困地方是连想也不敢想的。全县林业建设铺天盖地而来,城镇绿化,荒山造林,农田林网,林果建设,都取得显著成效。记者在一座20多层高的饭店楼顶旋转餐厅吃了一顿早餐,举目四望,偌大一个县城,完全遮掩在绿荫丛中。树木,花卉,草坪,连绵起伏,风景如画,不亚于小鸟天堂的景色。
站在海拔100多米的凤山顶上,可以望见新会县一半以上的地域。三四十万亩耕地,全被林网覆盖。新会县南临南海。过去常遭台风袭击。这几年,新会花大力气搞农田林网,还有大网格小网格之分。大网格以防护树种为主,水松、落叶杉、苦楝、桉树等。台风来了,能挡住;小网格以经济林木为主,香蕉、蒲葵、荔枝,年有收益。这里的农田林网已形成了多层次、多树种、多效益的格局。
流沙河畔有个礼乐乡,农民在45公里长的河堤上种满了蒲葵。既护堤,又拿钱。梁局长如数家珍:葵叶做扇子,葵骨做牙签,葵衣做座垫、床垫、席子。蒲葵全身是宝,每株年可收入1.20元,45公里长河堤年价值一步10元。近几年,新会蒲葵加工业也兴起了。县里有几个以蒲葵为原料的工艺品厂,产品出口到港澳和远洋地区。
1985年,广东提出10年绿化的目标,新会已经提前实现,目前已进入森林管护、疏林补植和树种优化阶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