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山东省封山育林工作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2-02-21
第2版()
专栏:

山东省封山育林工作经验
山东省的封山育林工作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成绩。由于各级中国共产党委员会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两年来山东封禁了劳山、沂山、蒙山、泰山等主要山脉的山坡共一百七十八万六千多亩,去年冬季以前共造林四十三万七千多亩。封禁后的山坡,已渐渐变成绿树丛丛的林坡了。劳山十八万亩山坡封禁半年多,就保育了赤松、洋槐等幼树一千一百多万株。和封山育林同时,山东各地并普遍发动人民群众推行水土保持工作,因而山上泥沙流失大大减少,沂河、沭河等河流的上游河床都已被冲深了
一、二尺。这就减轻了各地所受的水旱灾害的威胁。山东省去冬的造林工作又有很大的成绩。仅据沂水、沂源、莱芜、蒙山等二十多个县的初步统计:去冬全省参加造林的农民有三十多万人,育苗二千五百亩,造林二十五万亩。
山东省山地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三分之一。大片山林由于战争的破坏,残存不多。一九四九年全省解放时,森林面积只占山地面积的百分之二点三。山东的山大部分是变质岩中的片麻岩和花岗岩构成的沙石山,林木遭破坏后,岩石风化得很快,水土保持很不容易。河道淤塞了,每当山洪暴发,山下必遭水灾。沭河发源地莒沂县于沟村等十七个村,三十多年来被冲毁了耕地四千五百多亩,人、畜、房屋也有很大损失。山区农民的生活也一天天困苦,他们单纯依靠农作,开山荒,刨草根为生,山却越来越穷了。因此,山下农民迫切要求封山育林。山区农民也说:“养树十年,胜过种田。”
经过了两年的努力,山东省已在一部分地区逐渐地形成了群众性的封山育林运动,并且得到了很多经验。
经验证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机关必须重视封山育林工作,必须明确认识:领导山区的农业生产就要重视林业。两年来,山东很注意充实和增设林业机构,建立了一些林场。先由林场有重点地封山育林,作为示范,用以教育干部和人民群众。去年四月,华东军政委员会农林部部长张克侠曾到沂鲁山区实地了解林业工作,从而开始纠正了山区某些干部领导农业生产的一般化的缺点,纠正了他们认为“林业工作只是林业部门的事情”的错误思想。这样就大大地推动了封山育林工作,打下了发动群众封山、造林的基础。
发动农民封山育林,山东省共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做了一系列的工作,如:向农民大力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说明发展林业生产和抗美援朝、国家建设的关系,用标语、漫画、墙报大力宣传人民政府护山护林和提倡封山育林的政策等。许多专区和县召开过山区农民代表会议,讨论封山育林工作,有的地方培养了很多封山、造林的农民积极分子。山东各地便依靠这批积极分子,广泛展开了封山、造林的群众运动。到去年冬季,山东全省山区已组织起护林委员会的乡村有六百七十个,这些乡村共有四千九百七十四个护林小组。每乡都订有护林公约,基本上制止了破坏山林的现象。人民政府并帮助这些乡村在山林中设置了防火线,防止火灾造成巨大损失。
山东在发动农民群众封山育林的工作中,遇到许多农民的思想顾虑,如果不切实解除他们的思想顾虑,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封山育林的群众运动便不能广泛展开。农民思想上的顾虑有两个:一个是林权问题,“自己造的林是不是自己的?将来还是不是自己的?”另一个是怕封山后没有地方割柴草和放牛羊。针对这些思想顾虑,各地领导机关都采取了许多必要的措施。当时,各地宣传了目前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说明了将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远景,宣传了“山权不动,谁封山谁割草,谁割草谁造林,谁造林林权归谁”的政策。各地又以村为单位实行分山划界,组织农民在村有荒山上合作造林。各山还都成立了分山委员会,在互尊互让发展生产的原则下广泛进行了分山划界。现在已有十几个县的重点乡完成了分山划界工作,合作造林运动已逐渐展开。在村有荒山上合作造林,林权归村公有。合作造林,合作护林,林业收益按股分红。此外,为了照顾到畜牧事业的发展,一般村庄都划定了牧场牧道,组织牧倌有计划地轮流牧放。因为封山限制了开荒,为解决山区农民暂时的生活困难,各地人民政府号召农民把已开的山荒整修成梯田,增施肥料,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另外,各地还很注意扶持山区农民的副业生产。至于封山后的割草问题,各地规定每年阴历七月、十月割两次。自从这种定期开山割草的办法实行后,因为草长得茂盛,农民割草的收益比过去大大地增加了。
这个群众性的大规模的封山、造林运动开展后,山东各地普遍感到树种、树秧缺乏。山东解决这个困难的办法,除由各地林场供应和从外省采购以外,主要的是发动农民“就地取材,自采自用,自育自栽”。在这个群众造林运动中,农民创造的旱地育苗和直播造林的先进经验,正在被采用和推广。这将大大加速山东省的林业建设。
现在山东各级人民政府正在进一步组织护林工作,并准备今年的春季造林工作。
(据新华社消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