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以农保工 以工聚财 以财补农 凤凰县经济发展速度在湖南领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8-17
第2版(经济)
专栏:

以农保工 以工聚财 以财补农
凤凰县经济发展速度在湖南领先
本报讯 记者陈健报道:翻开湖南省的统计报表,使人想不到的是近年经济发展速度最快之一的县,竟是过去全省最贫困的湘西凤凰县。1987年与1980年相比:该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3.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近5倍,财政收入增长近30倍。
地处湖南、贵州、四川三省交界处的凤凰县,是苗族、土家族聚居的地方,到1980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仅67元,相当于该年全国平均水平的1/3。出生于这个穷地方的著名作家沈从文所写的“边城”,就是以这里为背景的。
就是这么一个穷县,为什么进入80年代以后却面貌一新?关键在于坚持一切从发展生产力出发搞改革。新的县领导班子成立后,果断砍掉了一批长期亏损的县办国营企业,而立足本地资源着力办好一二个高效益企业;在企业内部配套进行经营承包,税收递增包干等改革;为了搞好这些企业,县财政拿出钱对种植烟叶的农户搞价外补贴,使工厂有可靠的资源保障;工厂赚来的钱又尽量去补农:1984年县财政拨出专款用于放开生猪价格、取消生猪派购,这一措施使该县生猪出栏增长率高居全州各县之首;今年县财政又拿出200多万元搞放开粮食收购价格的改革,并早在4年前就开始核减贫困村组的粮食征购任务。正是这些深得人心的改革把昔日生产靠贷款的穷县逐步导向了“以农保工、以工聚财、以财补农”的发展新路。
今年凤凰县的改革除了在农业上放开粮食收购价格外,在工业方面积极推行招聘厂长和个人承租者,并积极与15个省区和海外4个地区发展贸易往来,凤凰县出资的“海南凤凰实业总公司”已在海南省崭露头角,服装厂请香港人当厂长,拉丝厂请上海师傅“执政”,鞭炮厂与浏阳行家联营,大刀阔斧的外向型经济联合每年可新增利税1400万元。今年上半年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4%,生猪出栏增长15%,春夏粮食总产量增长69%。长期贫困落后的凤凰县,正塑起改革开放的新形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