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公”的悲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8-22
第2版(经济)
专栏:三言两语

“公”的悲哀
大峡
从“吃床板”到“吃车轮”,我们中国人吃的范围可谓广矣,花样可谓多矣。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吃”得着、啃得动。那一对青年男女为什么“看看就离开了”?因为他们是自费旅游者。
这使人很容易发现,尽管“吃”的花样千变万化,但总离不开一个字:公。假公差之名,花公家的钱,于是便心安理得地睡床“吃床”,坐车“吃车”。吃来吃去,都是吃“公”,而变公为私的媒介物,正是形形色色的票据,和这些票据后面的漏洞百出的公费报销制度。
当初“吃床板”最来劲儿的时候,人们就曾议论纷纷。许多单位为此订下若干规定加以限制,可现在,不仅床板仍“吃”不误,而且车轮子也在“吃”难逃了。看来,这类打着“公”字标牌的各种制度不改,“吃”风难止。如此长“吃”下去,国家行政经费开支的膨胀自不待言,更多的“副产品”恐怕还在后头:厂家因劣质产品有了去处而不求进取;商贩因投机有“道”而不思改善经营;吃“公”者因“吃着喝着还赚着”而胃口越来越大,腐败之风由此而日盛……
当初设计这套“公”的制度时,恐怕想的是全民所有,人人为公。孰料想,它竟恰恰给各色营私者留下了吃“公”的空档。相形之下,讲求质量信誉的厂商,苦守清廉公正的干部,反倒像吃了亏似的。结果与初衷如此相悖,实在是“公”的悲哀。
这悲哀向我们宣示,传统体制以及由此派生的种种制度,确有许多东西并不能促成正常的经济行为和积极的社会心理,而是相反。如今,理论障碍已经清除,这类貌似纯净的东西也就该寿终正寝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