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生物技术在农业应用的突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8-22
第7版(国际)
专栏:

生物技术在农业应用的突破
杨贵兰
在世界农业发展方面,人们正面临各种各样的病虫害侵袭着大片大片的庄稼、果树和森林。尽管人们不惜花费巨额钱财而施用大量农药、除虫剂,但病虫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仍然是令人触目惊心的。能否找到一种方法,它既经济有效,又不污染环境?近年来,科学家们终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3条途径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取得了可喜成果。
首先,科学家从某种细菌上取下需要的基因,然后把它植入到一种农作物的细胞上。这种植入有其某种基因的农作物,可以在一些病毒面前显得“刀枪不入”,或者对某种害虫成了“毒草”。
近年来,科学家利用这种方法,培养出了一些能抵抗某些病毒或某些害虫的农作物,如番茄、土豆、苜蓿、烟草等,其中有的作物的固氮能力还得到了提高。
第二种方法是将细菌加以改造,使其对某种害虫或寄生虫的毒性加剧,成为生物杀虫剂。
美国于1987年在草莓和土豆的叶子上进行了“防冻”细菌试验,这种细菌可以阻止水分结冰。但是,把这种“人造细菌”投放到了自然界,后果如何,令人担忧。
第三种方法是美国农作物基因工程国际小组和法国的全国农艺研究所另辟的蹊径,即创造了一种既经济有效、安全无污染,又易于在大面积农田推广的新方法——植物疫苗。这种方法是将某种细菌的“有毒”基因嫁接到某种作物的“内生细菌”上,然后再将这种经过嫁接的内生细菌制成乳液——植物疫苗。用这种乳液浸泡作物种籽,它通过种籽表皮上的微小裂痕而渗入种籽内部。
播种后,这种内生细菌便与植物植株一起生长、繁殖。
植物疫苗是美国农作物基因工程国际小组的科学家彼得·卡尔森于1983年开始研究的。他利用2年时间对60多种细菌进行了筛选试验,终于在绊脚草中找到了一种理想的内生细菌——它只生长在玉米的维管组织里而不侵入玉米的籽粒。
给这种细菌嫁接上对玉米螟有毒的基因后,制成玉米疫苗,然后给玉米接种——浸泡。接种过这种疫苗的玉米植株对玉米螟来说就是“毒草”,玉米螟啃食其茎叶就等于自杀。
据称,玉米疫苗已经通过了试验室和温室试验,现在正在大田作进一步实验。如果一切进展顺利的话,这种植物疫苗可望于1990年投放市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