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李铁映在暑期高校会议上强调 教育改革要迎接商品经济冲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8-23
第3版(科技·文化·体育)
专栏:

李铁映在暑期高校会议上强调
教育改革要迎接商品经济冲击
本报北戴河8月23日电 记者陈兴贵报道:“我们过去的教育体制,是一种植根于产品经济的体制。现在经济基础发生了很大变化,正在从产品经济转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那么,作为这种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和为这个经济基础服务的教育体制应当怎么办?这就是我们教育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国务委员、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昨天在1988年暑期高校会议闭幕时,向与会的109所大学校长、党委书记及各省市、中央各部委主管教育的负责同志这样提出问题。
在谈到当前教育形势时,李铁映和与会代表们交换意见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走上了健康发展和改革的道路。这10年,是我国教育战线最好的时期。目前教育战线出现的种种矛盾,是发展中很难避免的一种现象。这些矛盾,和我们整个经济体制从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相联系。教育系统受到了商品经济的冲击和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校长,不仅要懂得教育,懂得办学、管理,更要懂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教育如何办:用什么机制和办法去理顺教育内部的各种关系,包括解决工资、奖励等经济政策问题。
在谈到教师的工资待遇还比较低的情况时,李铁映说,中央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需要认真加以解决。因为在四化建设中不能很好解决脑体工资倒挂的问题,就不能使我们的经济转入依靠科学技术和教育的轨道上来,我们的经济发展就只能是粗放的,低效益的。
李铁映说,广大的大学生是拥护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是拥护、支持改革的。他们有投身四化建设的热情。广大学生面对商品经济新机制的形成,正在积极学习,准备投身于这一关系到民族振兴的改革大潮。我们寄希望于他们,今后几十年的四化建设要靠他们。广大学生不仅应该而且能够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一代民族振兴的骨干。至于少数学生有偏激的情绪,有不健康的思想,这正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对这些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我们是育人的。
李铁映在谈到高等学校肩负的历史责任时说,我们的国家正进入改革的关键时期,高等学校可以大有作为。政府部门要逐步把权下放到学校,大学不应当是政府的附属物。高等学校将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来办学治校。
李铁映说,高等学校要成为支持改革、拥护改革、宣传改革的重要力量。大学校长要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从专门家、学问家逐步成为教育家,为振兴中华培养建设的骨干。
李铁映最后指出,改革是历史大潮,希望大家要进一步加深对改革的认识。离开改革大潮,许多事情就不易认识清楚。他强调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要增加教育改革的透明度,要使改革的方针、政策、条例为教师所掌握,充分调动起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李铁映和教委其他负责人还同学校领导们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交谈。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就1988年暑期高校会议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