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曾荣苟心态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8-25
第2版(经济)
专栏:企业家画廊

曾荣苟心态录
本报记者 赵相如
曾荣苟临上飞机去北京时,回过身向送行者微笑了一下。这是胜利者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自豪。
南昌市郊区顺外村的农民平均只剩下2厘地了。曾荣苟和全村人办起了14个企业,去年总收入5000多万元,给国家交税274万元,一个劳动力平均年收入2788元,成了江西农民企业中的首富。
4年前,曾荣苟的省人大代表资格被刷掉了。有人认为:他搞多种经营服务城市,不成了商人了!还算什么农民代表?这个理由现在觉得荒唐,可那时还真是煞有介事,要不选票怎么会不过半数?
根子浅的人受不了这个冲击。顺外村总共30亩菜地,却有2316人,他们一年为城里提供75万公斤蔬菜,47万公斤鲜蛋,近4万羽家禽,还要怎么着?
落选不落志。他心境平静自若,照样干他的,而且干得更欢。
曾荣苟“礼贤下士”;不惜3请、4请“诸葛亮”。就这么一个村子,现在拥有170多名工程师、专家等专职的或兼职的“军师”。有家国营大厂的厂长离了休,自愿来顺外抓经营管理。顺外办起的保健饮料厂,一年达到3000万元产值,要是没有这些大大小小的“诸葛亮”,简直寸步难行、一筹莫展。顺外专门建了一幢套房,大套有120平米,小套有80平米,给来村安营扎寨的“诸葛亮”住。
有人又放了冷枪:“顺外的富,没有什么了不起,靠卖土地发财呗!”
“贺会计,你算算——”曾荣苟蹙起双眉,拿烟的手指瑟瑟抖动:“国家给村里的土地征用费总共有多少?”
顺外原先有2400亩田地,然而岁月沧桑,南昌市区变阔了,顺外村变小了。那些年只要上边开了口,石灰线打到哪,哪里的田地就被征走,一亩给三百二百的,账本上一清二楚,被征走的田地总共拿到377万元。
这也是一笔大数字。曾荣苟当年坚持不分掉卖地钱。“讨饭还要一只碗、一根棍哪!分光用光,往后不要过日子了?”如果要分下去,这些钱还不够这些年全村人口的口粮款。如今顺外村的固定资产值2300多万元,各种机动车37辆,各种机械1400多台,集体所拥有的建筑10万多平米。如果说顺外利用这些土地费滚雪球起家,不无道理;说是靠卖土地发财,则无异于天方夜谈了。“从1977年到1983年给国家交的税有200来万元,1984年起每年都超过100万元。”贺会计说。
曾荣苟不客气地说:“农民抓钱罪在哪里?穷,给人看不起;富,又成了受气包,岂有此理!有的地方每年非但不交国家,还要花掉国家大笔钱,他们倒没事,这才邪呐!”
有段时间曾荣苟对于村里的小青年老瞪眼睛。这些初、高中的学生把书包一丢,吵着要在村里弄个饭碗:“我们要求干活,插队落户,还不好?应该表扬我们才是哩!”
“表扬?我得开除你们的村籍!”
“为什么?”
“有书念,家里也不指望你们赚钱,不好?”
“我们算过了,一干活少说一年有二三千元,可是书念得苦死,就算大学毕业,3个顶不上我们村里1个种菜的。”
“浆糊脑瓜!你要是大学生,在我顺外,3个种菜的顶不上你1个收入多!光看眼下不看长远那还行!”曾荣苟硬梆梆甩出了一句话:“现在你初中觉得蛮够了,往后不是高中生没有资格当顺外的村民!”
时过境迁,世风大变。曾荣苟靠他自身的努力,终于让人们认识到他的价值。今年他被推选为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了解曾荣苟的人,从他身上看到脚踏在坚实大地上的共产党人的一颗心,这是万两黄金也换不来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