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新学期中小学生试行日常行为规范 国家教委有关部门就此致信学生家长、社会各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8-25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新学期中小学生试行日常行为规范
国家教委有关部门就此致信学生家长、社会各界
本报北京8月25日讯 记者周庆报道:国家教育委员会决定,从9月1日新学期开学起,在全国中、小学普遍试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两个草案。国家教委中学司和初教司就此专门给学生家长和各行各业的同志发出了公开信。
信中说,这两个《规范》是国家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提出这些要求的目的在于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基本伦理道德教育和基本文明行为训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进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这封信解释说,两个《规范》的核心内容是教育中小学生懂得如何做人,懂得在漫长的人生旅途和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怎样立足,怎样生活,怎样交往,如何珍爱自己,又怎样尊重别人。贯彻《规范》,虽然主要靠学校老师,但也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和社会的支持。因此,信中希望中小学生家长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变“望子成龙”为“教子做人”,为孩子们打好成才的基础;注意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家长先要做好,如勤劳俭仆,孝敬父母,礼貌待人,遵守公德等;许多事情不允许学生做的,家长也不要做,如打架、骂人、说脏话、赌博、参加封建迷信活动等。信中还希望各行各业的同志在基本道德和文明行为等方面给中小学生做出榜样,特别是公共场所要加强管理,为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国家教委在试行这两个规范之前,曾广泛征求各地意见,进行了修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