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为深入南极腹地考察创造条件 我将在南极圈内建“中山”科考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8-25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为深入南极腹地考察创造条件
我将在南极圈内建“中山”科考站
据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 (记者张继民)我国1988—1989年度南极科学考察将采取重大步骤:移师南极洲东南极大陆,首次进入南极圈内建立科学考察站。
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郭琨说,我国于1985年2月20日,在南极洲西南极乔治王岛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长城站。限于当时的条件,长城站建在南极圈外100余公里的地方。今后要扩大科学考察成果,必须进入南极圈内建站,这也是为将来伸入南极腹地考察创造条件。
新站地点初步定在位于南纬69度、东经76度附近普里兹湾内拉斯曼丘陵地带,若这里不行,阿蒙森湾内的沿岸也是备选地点。就气候状况来看,这两处夏季的温度比长城站低些,而海况要复杂得多,冬季狂风怒吼,比长城站气象环境恶劣得多。
出于科学考察与生活配套的原则,这个站拟建成中型规模的常年站,能容纳50人左右,总建筑面积为2296平方米。有宿舍、餐厅、车库、发电房、通讯电台、贮油库、码头等。这次准备完成125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
这个站将以“中山”命名,含义何在?郭琨解释说,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宏扬民族精神,发展中国的南极事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