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追求·奋进·日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8-25
第8版(画刊)
专栏:

追求·奋进·日新
杨悦浦
求新,是艺术家的天职。创新之艰则又以作品体现时代精神为最。这一课题,时时困扰着为之苦苦探索的艺术家。
以工笔花鸟画而言,无论是宋赵佶之力倡,抑或清之郎世宁的中外技艺相融洽,都印证着前人所云:“笔墨当随时代”。现实中的花与鸟其外在形象绝少变异和时代、社会所刻留的痕迹,画家则要以自己对自然、人生、现实的独特理解和深挚情感,赋予形象新的征态,表达产生于新时代的自我感受。这委实已为困顿之事,而当代画家还要在意境的构建、情趣的见微见著、色彩的突破、线条的变化等诸多方面,区别于古人、前人、他人,可想其艰、其难。
艺术作品的产生自有其规律。虽则新时代“节奏”加快,古往诞生力作的环境已不复存在,然而愈是在纷繁驳杂的状态下,今天的花鸟画家愈是需要在一种更为纯净、专注、率真、远离尘俗的心态下,沉潜于笔笔线条、层层色彩的勇猛精进的创造之中。
为着得到全新的现代意识,有的画家将探求的触须伸向现代抽象艺术;更多的画家则在承继华夏民族艺术传统基础之上吸收舶来的营养,如一些工笔画家学习现代日本画的好东西。但是生硬的撷取可能又会导致自己的画变成日本画或其它什么画的一个亚种,或成为囿域。这不但值得警觉,也是画家又一种困惑和疑难。
惟克果断,乃罔后艰。花鸟画家们只能是知难而进。
近日在京举办的《花与鸟·八人画展》的画家们意识到了这一切。所展出的作品标示着他们的种种努力:林凡刻意追求一种清峻通脱的审美理想;贾克德慕求包举宇内浑厚自如的气概;康淑贞在浓丽绵密之风中以小见大;吴敏荣以当代人的目光去捕捉神奇超俗之意境;李魁正向写意意趣嬗变去实现对新境界的占有;赵秀焕以端庄静稳诱发出一丝奋进中观念转捩时的淡淡忧郁;刘怡涛惟求朴实拙厚;江宏伟醉心于为今人解析古人风韵。也许,这正是他们追索当代花鸟画之内涵可见一斑的成果。但不管如何评骘,我们则已清晰地见到了今日花鸟画艺术已彻底摒弃了若干年前的犹豫状态,走上更加繁荣更为成熟之路。
事业无穷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焉。(附图片)
新雨初歇(中国画)刘怡涛
鹭(中国画)林凡
紫韵(中国画)李魁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