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汉江寻源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8-31
第8版(副刊)
专栏:

汉江寻源记
刁永泉
夏天一日,考古者G和小说家W,约我同去寻汉水源。我想:汉江颇有来历,古人今人都看重它,在外国也有些名气。这一个“汉”字就了不起——大汉天子、汉朝、汉人、汉学、汉字、汉文化……都从这河里流出来的,可见它非凡,应该去走一趟,就去了。
出汉中城,溯河上行一百里,秦岭巴山挤拢来,便是南栈道口,接金牛道。汉江在这里变样了:东去,河面宽,淌得懒,水大了,也深了,因为养了平川村镇,养城养人养史,就显了老气,水声小,人声大,人倒淹了河;往西直到源头,是天地养山水哩,山青、水也俊,水声大,人声小,人声也如水声一般清。
古籍《孔传》上载:“嶓冢之山,沔水出焉,东流至于汉。”G君解释说:“汉中以上,河分三段:河源一段,叫漾水;沮水汇流后,经过沔县一段,叫沔水;褒水汇流后,才称汉水;汉中以下,便叫汉江了。”查了《宁羌州志》曰:嶓冢山在烈金坝北十五里。
于是越沮水、大林河、玉带河,走金牛道、奔烈金坝。
坝子不大,四面山围了二三十户人家,是个三岔路口,往东一条,顺水下汉中、出安康、抵汉口;往西到阳平关,接了宝成铁路;往南越五丁关、过宁强,奔剑门关,就入了川。河水从五丁关宛转流下,浅浅地弯向东去,没名没姓,问人,说:就叫“河”,再问,便茫无所知。
三人来到一棵大树下,那里有块碑,夸这树是个文物,大禹发现了水源而栽的,叫“禹宫古桂”。禹王宫前些年给破了旧……树东侧有条山溪,冲进河滩去了。本地人只叫它山沟,木讷地说:“跟河往北上,七八里就到嶓冢山”。
溪谷并不深,山坡不陡也不高,长些树、草、刺,低处有玉米地和稻田,走着走着,路就没了,只好爬高下低,极累,不如下水。水尽从岩石上流,岩石绿,水也绿,清碧诱人,就想变条鱼。一脚踩下去,湿了半截裤子,刺骨的冷。
谷口的水不太急,它跑着流;越往上山势稍陡,就跳着流;再往上,就站起来流,便知道快到源头了。再走,水不见了,面前却站了一座山,莽苍苍壁立天外,堵死了山谷,分明是山宗峰祖。山岩下一面斜坡,半里多宽,乱蓬蓬长满刺丛和杂树,把溪谷蓬严了。顺溪钻进去,黑洞洞一片,摸索三二十步,见一个石洞,二尺阔,水从石洞里吐出来,把喧声填满了山谷。
这准是嶓冢山啦!可山里人没听说过嶓冢山,说叫汉王山,这溪叫汉王沟,汉王来拜过水;说水从石牛洞出来,唤了一个妹子领我们爬石牛洞。洞在山岩下,洞口一块平地,两丈多宽窄,长些荒草,书上说是古人的祭坛。洞有两丈高低,丈余深,岩顶嘀嘀嗒嗒渗水,滴成些石钟石乳,黑糊糊绣一层青苔。洞里一块溶石,便是那头朝里尾朝外的石牛了,而古书称是“禹王碑”,禹王刻下八个字,有人拓了,寄给郭沫若,他也不认识。古人曾以《禹贡》上的文句猜为“嶓冢导漾,东流为汉”。我摸摸石头,滑溜溜的,冰沁骨髓,也不见古字,据说也被破了旧,只剩两个半字。《汉中府志》载:“嶓冢……山内有洞,宽数丈,深里许,为汉水发源地,水从下涌出……”看来很不实在。洞顶上渗出一串水,如手掌宽,薄薄地洒下来,积成浅浅一盏,渗入树丛去……不大像个源头。
其实,西边另一处山岩上,高高地挂下一条瀑布,二尺来宽,白花花落下三四十丈,想必崖下潜有大深渊,直通到半坡上,从石窟流出山溪的,只是隔了一片野藤乱树,丛丛莽莽,旷古无人近前。而这瀑布之上是谷是渊、通向哪里?恐怕自古没人去看过,也不知后世轮着谁去探看!
我只好叹口气往回走,如来时一般茫然无所知,觉得那个“汉”字依然神乎乎地在心里打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