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阅读
  • 0回复

唯有多 增值——纺织品出口创汇述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01
第2版(经济)
专栏:

唯有多 增值
——纺织品出口创汇述评
本报记者 李茜
占我国出口创汇总额1/4以上的纺织品,今年上半年出口又取得了好成绩。创汇额比去年同期增长6.4%,而且在品种、质量上比前几年有了新的突破,主要表现在深加工、精加工产品比重增加,初级产品下降。其中棉纱、棉布分别比去年下降29.4%和16%,服装出口增长了31.7%,呢绒增长66.3%。
目前,我国出口的纺织品初级产品和半成品的比重仍然很大,约占出口总量的60%。从国际纺织市场看,我国初级产品在世界贸易量中也占相当比重,如棉纱占33.5%,纯棉坯布占40%,厂丝占90%,因而导致我国出口纺织品的换汇额低。据统计,目前我国出口的纺织品平均每吨为4700多美元,南朝鲜为7700美元,日本为8800多美元,西欧为1万美元左右。由此可见,我国出口纺织品在提高档次和深加工方面的差距大,潜力也大。
我国的纤维资源并不丰富,棉花近几年一直供应紧张,每年要挖大量库存维持纺织工业生产,今后几年棉花产量也不可能有大幅度增长;毛纺工业的原料3/4靠进口;国产化纤也不能满足纺织工业需求,不少工厂靠吃“进口粮”过日子。尽管如此,1987年我国人均纤维也只有5公斤,扣除出口部分,人均实际消费3.4公斤,不仅与世界发达国家人均15公斤至20公斤的标准差距甚大,也低于发展中国家人均5.2公斤的水平。纺织工业肩负着满足我国十亿人口日益增长的需要和出口创汇两大任务,要进一步为国家多创外汇,不能从增加棉纱、棉布等初级产品的出口数量上打主意,只能在深加工、精加工、增加纺织品的附加值上做文章。
现在的问题,首先是地区割据。今年我国外贸体制改革,打破了“大锅饭”,由原外贸系统的条条为主,变为地方承包的块块为主,许多省市为完成自己的承包任务,采取行政手段控制本地的棉纱、坯布等半成品到沿海地区进行深加工、精加工出口,致使上海、青岛、天津和江浙一带沿海城市大批深加工能力很强的企业“吃不饱”,内地省市的许多纺织企业,空守充足的原料和初级产品,却因技术条件限制,生产出口的深加工产品困难颇多。结果沿海和内地的优势都不能充分发挥,使我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提高竞争能力受到了限制。一些地区的经验表明,只要当地有关领导部门树立全局观点,本着互利的原则发展沿海与内地纺织企业的横向联合,问题就可得到解决。有些省市纺织企业之间进行“国内进料加工”,内地纺织企业向沿海企业提供出口的初级产品,经深加工出口所收外汇实行分成;或者允许有外贸权的企业,用外汇向内地纺织企业购买初级产品,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出口深加工产品投入多,产出少,利润低,同企业本身的利益有矛盾,这是影响扩大深加工产品出口的又一重要因素。目前棉纱、坯布供不应求,许多深加工企业被迫以高出国家定价50%左右的价格购进棉纱维持生产,而最终产品出口交货值都不能相应提高,形成出口面料、服装不如出口棉纱、棉布,深加工档次越高,企业效益越低,甚至许多产品外销不如内销效益高,这种赔本和微利买卖哪个企业愿做呢?国务院为鼓励深加工产品出口,1986年曾规定将初级产品和深加工产品的外汇留成拉开档次,但迄今未能落实。江苏、大连等沿海开放省市,为解决上述问题,制订了对深加工出口企业给予适当优惠的措施,调动了企业生产深加工产品的积极性,保证了出口创汇大幅度增长。
让更多的纺织、服装企业走上国际贸易第一线,加强企业对国际市场的清晰度和灵敏度,也是提高我国出口纺织品档次和深加工比例的重要一环。今年外贸体制改革已有了进展,上半年全国纺织行业新获得自营出口权和实行代理制的企业(集团)已经超过20家,工贸联营、工贸合作也有了新的发展。但从总的情况看,大多数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仍处于与国际市场隔绝、透明度不高的状况,生产厂只凭外贸部门订货单加工,不了解国际市场需求和价格,难以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纺织工业要多创汇,深加工,必须加快外贸体制改革步伐,让更多的生产厂跻身国际市场,亲眼看看丰富多采的高档产品,灵通地获取市场信息和先进技术,以便设计、生产更多的适销出口产品,提高创汇能力。广东省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他们除专业外贸公司外,还有工贸公司、有出口权的工业企业、“三资”企业等等。生产企业有权选择代理出口单位,大多数生产企业可直接与外商见面,洽谈出口业务,使生产单位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口创汇年年高速度增长。1987年全省纺织系统出口交货额13.64亿元,比1980年增长2.4倍,比上年增长76%,今年上半年又比去年同期增长35%。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