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蛇口风波”在蛇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01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关于“蛇口风波”的议论

“蛇口风波”在蛇口
本报记者 王楚
在内地,“蛇口风波”如今已形成不大不小的冲击波。
可是,在蛇口,却平静得令人“惊诧”。尤其是我这个初到蛇口的记者,对那里的青年满腹疑惑。
一连几天,记者奔波于蛇口青年之间,数十名被采访青年员工的回答竟千篇一律:“什么风波?”“不知道!”“我们打工仔只关注老板的脸色。”在蛇口工业区工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接受采访的几位工会青年会员代表的回答也是如此。
求真务实,这才是蛇口青年。
“在蛇口,‘蛇口风波’这种事,本来就不值得谈,也没有时间去争论它。”72岁的招商局董事长袁庚直率地回答,令记者瞠目,“每天太阳升起,蛇口青年推着自行车,匆匆忙忙地上班。在进厂的时候,他们关注的是站在门口的老板的脸色,关心的是自己迟没迟到,会不会被‘炒鱿鱼’(开除)”。
马德才,这位在从事工会工作的“白领阶层”员工这样解释说:“蛇口三资企业对员工的考核,不是看青年对政治关心与否,而是看干活的效率、干活的质量,出不出活。”
蛇口加工区约有2.6万职工,80%是青工。
在商品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蛇口,人们对政治的淡薄,是必然现象吗?这是一种进步,还是倒退?
“人人举刀枪,齐上阵,口诛笔伐,像‘文革’那样,让8亿人民都关注一件事,卷进去,正常吗?”《蛇口通讯报》副总编辑张梦飞反问记者。他认为,在内地一些地方,对青年的衡量,常常从政治上着眼;在蛇口,则常常从经济上着眼,即看他能不能为公司创造效益。因此,打工层不关心“风波”一类的事。“白领阶层”搞思想工作的专门家们,还是十分关注的。
“蛇口青年把自己的人格看得很重,遇事也习惯看它有没有经济效益。”工业区团委副书记谢鸿对当地青年有着自己的评估,“在蛇口,关注这场风波的青年,工人中约占10%;机关里,40%是知道的。”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蛇口工业区内,只有两个报栏;各三资企业内,也不像内地不少工厂,在车间屋角旁装上大喇叭。当然,上班时间,是严禁看报的,有的车间也没有订报纸。企业常常加班。工人下了班,已是浑身困乏,没有兴趣关心政治。剩下不多的时间,还想“拍拍拖”(谈恋爱),泡泡歌厅。
“是把工人都引导到关心政治好,还是引导到关心经济好?”记者问对“风波”格外关注的“白领员工”——中国国际旅行社蛇口支社的董声本。
他回答得干脆:“必须承认不同人在不同层次的追求,各人应该干好自己应该干的那份事。蛇口2.6万职工都来关心政治,关心‘风波’,说明蛇口人没事干了。”
在蛇口培训中心大楼,我见到参与“蛇口风波”的王克朴和孙少虹。他们关注的是“风波”过后的思考。“当时,参加座谈的是少数青年,涉及的观点,在蛇口显然早已争论过,像对淘金者问题。”
深圳市委副书记秦文俊则说:类似这种问题,“如果用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思考,有些青年人为了赚钱来蛇口,有什么值得去指责的呢?”
记者曾问袁庚:“你们开发蛇口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建设蛇口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他答:“寻求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把中国好的传统继承下来,像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同时,吸收西方科学文化,先进的技术、设备,先进的科学管理。但是,西方乌七八糟的东西要排除。我们就是建设这样的蛇口。”
“那么,有一个青年认为深圳、蛇口走的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是外国特色,您怎么看?”
“青年人提出一点不同意见怕什么?让人家讲讲,没有坏处。为什么非要大家众口说是?社会主义应允许多种声音存在。‘文革’期间,只有一种声音,从语言到形象,‘高大全’,完全统一,只有一种声音,正如一个读者在来信中说‘那个时候,是中国最悲惨的时候’。”
几天的采访里,我也数次与蛇口青年发生争辩,深深感到:不同人物、不同观点的碰撞,在蛇口各式各样的座谈会上已是司空见惯。
对于“蛇口风波”在蛇口的反应,我们似乎还应想得更多、更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