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美国安全战略面临新选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01
第6版(国际)
专栏:美国通讯

美国安全战略面临新选择
本报记者 景宪法 仓立德
近期以来,国际形势陆续出现引人注目的变化:美苏签订中导条约、苏联开始从阿富汗撤军,两伊战争持续8年之后实现了停战言和;安哥拉、古巴、南非三方达成原则性停火协议,其他地区的冲突也有逐步趋向和缓之势。全球“热点变冷”的趋向,是战后首次出现的新局面。目前,美国朝野正在就这一新的世界格局展开激烈辩论。记者最近造访了华盛顿的几位资深战略研究专家。尽管各家观点见仁见智,但基本意见认为:战后美苏以核武器和常规战争为手段的争霸时代暂告段落,美国的安全战略正面临新的选择。
导致美国重作选择的首要因素,是美苏关系经过长期对抗之后终于走向缓和。这种缓和的出现主要是苏联“新思维”下带动的苏联对外政策的调整与妥协。中导条约签署之后,特别是苏联从阿富汗撤军以来,加速了缓和的势头,美国舆论反响强烈。在美国公众眼里,苏联仍是头号敌人,但在这种较长时间的和缓趋势下,苏联对美国安全的威胁已经大大下降。在最近民主、共和两党联合举行的全国性民意测验中,59%的人认为对美国安全造成最大威胁的是日本等贸易国的经济竞争,而认为最大威胁仍然来自苏联的人仅占31%。美国国务卿舒尔茨最近在结束亚太9国之行后宣称,超级大国时代已经结束,“当今世界不再由一两个超级大国主宰”。对美国政府起重要咨询作用的华盛顿国际战略研究中心近期报告认为:“冷战时代已经结束;应付区域性经济、军事挑战和恐怖主义活动势必成为美国今后外交的中心目标。”
美国与盟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发生的显著变化,从根本上加速了这一观念的形成。美国战后为“遏制共产主义”而推行的重建西欧和日本的政策,不仅使西方世界出现多极化局面,而且造成了自己的竞争对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最近发表的报告披露:60年代和70年代期间,日本的实际生产率是美国的4倍,其他几个主要西方工业国的平均生产率也比美国高出1倍。80年代中期美国从世界最大债权国变为最大债务国之后,美国在西方经济中的领袖地位更为动摇。如果美国的生产率不能迅速提高,美国的国家安全和世界地位势必受到严重影响。曾在约翰逊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任职的经济战略专家桑德伯格说:“大炮加黄油”的时代已经过去,美国今天在历史上第一次面临“大炮抑或黄油”的局面。
近年来,美国的利益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地区性强国、恐怖主义和国际性贩毒活动的挑战。一些国家无视美国的禁令,竞相出售现代化武器,打破了美国的垄断。各种针对美国的恐怖主义行动已经并将继续使美国付出重大代价;美国的禁毒措施不仅耗费大量人力财力,而且可能恶化美国同拉美“后院”国家的关系。更使美国感到头痛的是,美国对这种称之为“灰色地带”的挑战企图采取“非常行动”时,西方盟国却屡次“唱反调”而不予合作,如法国拒绝前去袭击利比亚的美国轰炸机飞越领空等。
面对这些新的致变因素,美国国家安全的新模式应该作何选择呢?
在目前已经展开的激烈辩论中,包括前总统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前国防部长布朗在内的众多高级政治家、战略研究专家各持己见,其中几个颇为值得注意的观点是:
——改变传统的“世界警察”观念,在地区安全问题上让盟国承担更多的防务责任;当地区性冲突未威胁美国安全利益时,美国不应出兵干涉;
——重组尼克松时代的“华盛顿特别行动小组”,由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务院、国防部、中央情报局联席处理突发性国际事件;
——外交上纵横捭阖,根据具体情况,在过去的敌对阵营中寻找朋友;
——军事上重点发展用于解决“灰色地带”冲突的“非常规的”特别军事行动;
——经济上对内提高生产效率、削减财政预算、压缩个人消费;对外保护和开拓美国商品市场,抗衡西欧、日本的贸易竞争;
——改变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原有政策,争取使美国通过某种政治形式保持“长久、低姿态的存在”,以实现“左右第三世界秩序”的目的。这一方式比过去的“被动反应”更为有效。
美国安全战略重点转移的种种选择,其核心是如何加强美国的经济实力。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什认为:美国的经济增长现在既是货币政策问题又是外交政策问题;民主党候选人杜卡基斯指出:“经济增长是美国国家安全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可以看出,不管哪一党派入主白宫,下届美国政府对经济问题将会给以更大的关注。
(本报华盛顿8月31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