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丰收“威胁”着吉林粮食生产 国家积极采取新的储运措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03
第2版(经济)
专栏:

丰收“威胁”着吉林粮食生产
国家积极采取新的储运措施
本报讯 记者陈健、刘允洲报道:正当吉林省上下又为粮食“丰收的危险”而忧心忡忡的时候,国务院最近决定采取一系列新的运、储措施来支持吉林省巩固粮食丰收的成果。
吉林省所称的“丰收的危险”,指的是由于粮食流通体制、购销政策、基础设施等与连年丰收的形势不相适应,出现了全省性的储粮难、晒粮难、运输难和出口难等难题。今年吉林省粮食作物长势喜人、丰收在望,即使与去年持平,也将有大批粮食无法入库。国务院为此采取的新措施包括:自8月起从吉林省增加调出100万吨玉米、增加国家粮食储备20亿公斤、提前拨付部分粮食仓库烘干设备、建设资金等。这是国务院自去年采取一系列措施后,为缓解吉林省连年丰收后的粮食胀库和储运困难,保护东北这个“粮库”的生产积极性而作出的努力。
吉林省自1983年在全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粮食生产发展很快,到1987年5年平均每年交售商品粮73亿公斤,净调出34亿公斤。去年全省人均占有粮食717公斤,这种粮食生产和增长水平在全国居于前列。
不久前,国务院副秘书长白美清、国家计委副主任叶青受国务院领导委托,专门召集有关部门研究解决吉林粮食运储问题,决定国家增拨400万元补贴水路运费,从8月起再从吉林调出100万吨玉米;增加国家粮食储备20亿公斤,不占用吉林省贷款指标;收购粮食所需资金由银行给予支持,不给农民打欠条;损耗问题也由商业部研究解决。国务院要求防止出现卖玉米难,今冬明春要保证不发生烂玉米的情况,要保证调运工作的顺利完成,促进玉米生产的持续发展。白美清认为,有关部门只有大力支持吉林这个商品粮和玉米出口基地,才能保证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受挫伤。
吉林省副省长回良玉对记者说:吉林是粮食大省,粮食已成为制约吉林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一死百死,一活百活,现在全省各级部门都在紧急研究措施和办法。国务院的新措施是对吉林的有效支持,吉林一定要尽全力去处理好“丰收的挑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