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送光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03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残疾人参与社会征文

送光明
王有盛
去年,徐白仑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作为一个盲人,他比别人经历了更多的艰辛。
1957年,原上海《文汇报》总编辑徐铸成被打成“右派”。作为大“右派”的儿子,当时在北京市建筑设计院担任建筑设计师的徐白仑需要经受怎样的“考验”,是可想而知的。
1971年,因多年过度辛劳,徐白仑双眼视网膜脱落。在那“史无前例”的动荡年代,由于治疗不力,除了左眼剩下一点光感之外,他什么也看不见了。
妻子朱益陶承担了工作、家庭、照料丈夫的全副重担。谁能想到,1983年,她因心力交瘁,患病去世。
徐白仑经过绝望与希望的较量之后,决定为千万个盲童送光明。他要创办一个盲童刊物。
年过半百,他还跑到上海学会了盲文。他拄着拐棍奔波于北京的大街小巷,摔掉过门牙,患过两次脑血栓,可他还是跑,终于得到了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中国作协北京分会、东方少年编辑部、北京建筑设计院等部门的支持。1985年10月,我国第一份盲童期刊、由徐白仑主编的《中国盲童文学》出刊了。这份刊物是免费赠送给那些初识盲文的盲童的。老作家巴金在给徐白仑的信中说:“您的不幸遭遇、高尚的理想和坚强的毅力,一直在折磨我的心,我不能不常常想:要是处在您的境地我该怎么办?我同情您,我佩服您,我还要说,我也从您那里得到力量,您的事迹鼓舞了我。”
徐白仑了解到,在全国几十万盲童中,能入盲校或盲聋哑学校上学的,不过3%。在农村,绝大多数盲童只能被关在黑屋子里。
徐白仑拄着拐棍,在城镇、乡村做了大量调查之后,大声疾呼:“给盲童以受教育的机会!我们应该使盲人同健全人一样有共同的心态,同样地生活!”
经过调查、请教和反复论证,“送你把金钥匙”计划诞生了。这个计划的大体步骤是,首先依托现有的省、市盲校,利用暑假,为各县培训几名在职小学教师,要求他们掌握盲符和盲文读写规律。这些教师回校后,在邻村邻乡送教上门,用一年左右时间帮助盲童掌握盲文读写本领;第二年,让这些盲童入普通小学,与明眼儿童一起就读。
康克清同志高兴地写信鼓励徐白仑:“希望你再接再厉,争取社会力量,为盲童教育事业做出新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