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道是无情却有情——评优化劳动组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04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漫笔

道是无情却有情
——评优化劳动组合
江畅
“这简直是对人格的侮辱,叫我怎么见人!”
“这半辈子都交给工厂了,现在一脚蹬,太无情了!”
企业优化劳动组合,有些被组合下来的职工满腹牢骚,心情沉重而复杂,有的甚至发出这样的感叹:“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组合时!”
的确,这是一个严竣的现实。长期以来,用工制度上的“铁饭碗”和分配制度上的“大锅饭”,使一些人变得身子懒,思想散。这问题困惑人们多年。在深化企业改革中,终于找到了一条出路:优化劳动组合。企业通过这项改革,打破了“铁饭碗”和“大锅饭”,效果很快显示出来,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部分人在优化劳动组合中被淘汰下来,是不是无情呢?这要分析。从某种意义来讲,它的确是“无情”的。因为优胜劣汰是客观规律。既然要把这种规律应用到经济生活中来,就不能讲情面。不管是干部还是工人,新人还是老人,如果不好好从事本职工作,或不胜任本职工作,不是一个合格的劳动者,就会被淘汰下来。要管理好企业,这种“无情”是非常必要的。否则,企业臃肿,人浮于事,懒懒散散,是没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
但是,从全局、从长远来看,它又是有情的。首先,它符合情理。优化劳动组合把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活起来,使各种人各得其所,难道不是合情合理?
同时,优化劳动组合,打破了好赖一样的局面,使先进者得到肯定,使落后者受到教育,岂不是合情合理?况且,许多单位在优化过程中把工作做得很富有“人情味”,对被淘汰下来的,不是撒手不管,而是积极创造条件,包括培训和开辟新的生产门路,帮助他们重新走上新的岗位。
那么,为什么一些人面对劳动优化组合,产生一种“无情”的看法呢?这有它的历史根源。凭心而论,多数人是不满意“三块铁”(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的,但长期的“铁饭碗”“大锅饭”,使得许多人有一种依赖思想,依赖国家,依赖组织,适者生存的能力“萎缩”了,不会捕捉机会,更不敢利用机会冒风险。解决这个问题,根本出路还是深化改革,造就一种竞争的环境,逼得人们在竞争中增强适应能力。这就如马克思所说的,在改造世界的生产活动中,“生产者也在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
道是无情却有情。愿广大劳动者在改革的潮流中锻炼出新的品质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