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疑义相与析 奇峰共攀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04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关于“蛇口风波”的议论

疑义相与析 奇峰共攀登
钟沛璋
蛇口一个座谈会上小小的风波,引起了全国许多人的关心。我也是其中之一。风波中三位青年教育专家,或是我所熟悉的,或是我所敬重的。他们所接触的一些问题,也是我平时常在思考的。因此我也就更想探个究竟。
我最早认识李燕杰同志,是教育工会在庐山举办的一个暑期讲习班上。我和李燕杰都应邀参加,而且住在一起,就有了较多的接触。我发现李燕杰是一位非常热情的老师。特别使我感动的是,由于他的热情、真诚,丰富的知识,美好的语言,循循善诱的耐心,吸引了许多受伤的心灵。许多青年常常在晚上,甚至深夜到李燕杰家里,诉说心里的话。虽然经常得不到休息,十分疲劳,有时身体还不好,李燕杰总是热情地接待他们,帮助他们解疑、解难、解惑。我觉得像这样的老师,的确是十分可敬和难得的。
我听过曲啸同志一次报告,那是1985年到西宁参加一个会议。在宾馆,偶然打开电视机,看到曲啸同志正在作《心底无私天地宽》的报告。大概是由于自己也有某些类似的经历,我被曲啸的报告深深感动,一连听了一两个小时,以致忘了要准备第二天大会的发言。我觉得我们的民族已经受到了太多的创伤,只要祖国能振兴,个人的委屈算不了什么。曲啸当时现身说法的报告,对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宽容、理解和谅解,同心同德地去实现四化是有益的。
彭清一同志是今年我到广西调查时认识的,他正好应邀在那里向青年学生作报告。他是一位有成就的舞蹈艺术家。他以自己动人的经历和切身感受,激励青年要发奋努力,为祖国做贡献。据我所知,他的报告也深受青年的欢迎。
我国目前正处在巨大变革的年代。在变革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社会矛盾,许多都集中反映在青年身上。青年总是社会中最敏感的部分。他们心中有许多话要说,有许多问题要求解答,也有很多实际问题要求解决。怎样看待我国当代的青年,也始终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做好对青年的思想工作,是关系我们民族未来的大事。青年需要爱护,需要理解,需要信任。正是在这样复杂的历史和社会的背景下,以李燕杰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的老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挺身而出,走到了青年思想工作的第一线。他们的长处是:
一、一反过去把整人当作思想政治工作的极左的那一套,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成为与人为善、引人奋进的事业。
二、改变过去教育者高高在上的态度,而以做青年朋友的姿态去做青年思想工作。李燕杰曾说:“青年是我师,我是青年友”。
三、改变过去理论脱离实际的做法,力图密切结合实际,通过帮助青年解疑、解惑、解难来宣传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
四、改变过去教条化、概念化的说教,而以晓之以理、启之以知、动之以情等方面相结合的方法,使思想工作成为一门艺术。
由此可见,他们的报告、演讲,所以在各地青年中受到普遍的欢迎,并受到社会的尊重和领导部门的重视,并不是偶然的。应该肯定,他们是新时期思想工作的开拓者。今天我们要讲改造思想工作,就不能忘记应为他们记上一功。如果因为发生了蛇口那样的风波,就否定他们的成绩,显然是不公正的。我们要爱护青年,同样也必须爱护热心青年教育的思想工作者。不加分析地否定他们的经验,还会伤害在不同程度上为改造思想政治工作做出努力的一大批同志,使他们感到无所适从。
既然应该肯定李燕杰等同志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拓者,那么,又该怎样理解在蛇口发生的那场风波呢?
我的认识是,正像我国其它各项改革一样,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造也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不能企图一劳永逸、一成不变。因为改革在深化,情况在变化,作为思想工作对象的青年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适应变化,教育者本身也要不断受教育,才能继续开拓,继续前进。任何人,不论以往在改革中已经取得了多大的成就,都不能自我陶醉、停滞不前。蛇口风波的积极意义,就在于可以促使我们冷静地看到:改造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然十分艰巨。正像我国全面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一样,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造,也在进入攻坚阶段。有许多长期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似乎是“不成问题的问题”,需要重新认真思考。比如: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是粉饰现实,还是让人们正视现实;是让人们安于现状、驯服听话,还是激励人们改革、开拓、创新?从1958年“大跃进”以来,由于“左”的思想支配和闭关自守,我们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调一直是大好形势、伟大成就和优越性。结果是使人们认为一切都是美好的,一切都有人作主,自己不用操心,只要听从安排,因而形成了依赖和苟安的心理。发现“假大空”以后,又产生对思想工作的逆反心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克服“假大空”上作了很大努力。但只讲好的一面、只要求人们听从的那种旧的做法,还是处处可见。事实上,尽管我们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当前改革和经济情况面临的严峻形势、人口膨胀的压力、生态环境和资源的破坏、社会风气的不正等等,都告诉我们只有唤起全民族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才能去实现振兴中华、建设四化的宏伟目标。那么,我们的思想工作是否已经适应这种形势的要求呢?还在两年前,一位大学研究生就向我提了一个尖锐的问题:“改革要求激励人们开拓、创新,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智慧、才能和创造精神,为什么却把曲啸捧出来,继续那套驯服工具、抹杀个性的宣传呢?”当时确使我受到很大的震动,感到自己思想上的差距。为什么有些青年把我们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称之为“说教”、是“牧师”,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二、思想政治工作是替人思想,还是启发人们思想?长期以来,我们是按照“群众不会自发产生马克思主义,而要通过灌输”这个公式,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就是灌输。这样思想工作就变成单向的,而不是双向的交流。思想政治工作者就总认为自己比群众高明,思想政治工作也就变成了“我打你通”。通过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唤起了人们主体意识的觉醒。许多人、特别是思想敏锐的年轻人,已经不愿意别人把现成的结论硬塞给他们,而要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去辨别。他们爱提问,爱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也就会冒犯权威。如果我们还是按照“我打你通”或“我讲你听”的老一套去做思想政治工作,那就会感到处处不适应,甚至把人们的主体意识看成是坏事。事实上,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并不比群众高明。比如,长期以来,我们把某些空想的东西当作科学社会主义,把“后来附加上去”的东西当作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向群众宣传,这怎么能说是高明呢?事实上,并不存在不再需要人们思考的现成的结论。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列宁、毛泽东,都没有告诉我们,像中国这样一个原来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大国,如何才能建成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依靠十亿人民的智慧和实践才能实现,而不能只靠少数人拍脑袋。党领导的力量,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的正确,正在于善于吸取和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必须承认,思想工作者不是万能的,不能要求他们去回答当前社会的一切疑难问题,去向一切人作出指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魅力,恰恰在于“疑义相与析,奇峰共攀登”,引导人们共同不断去探索和发现真理。
三、思想政治工作是为了要人们牺牲自己的利益,还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我们社会的先进分子,为了人民的利益和幸福,为了共产主义理想,站在时代潮流前面,奋力开拓,公而忘私,勇于献身,必要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但这并不是说,每个人都必须是先进分子,更不能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去牺牲自己的利益。因此,不能把遵纪守法的“淘金者”与开拓者对立起来。思想工作的任务恰恰是把先进性的要求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凝聚亿万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春风春水春更浓。相信蛇口的风波,会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积极意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