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淮阳县正确理解德才标准 重用能发展生产力的干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05
第1版(要闻)
专栏:

淮阳县正确理解德才标准 重用能发展生产力的干部
本报讯 记者李德民报道:中共河南淮阳县县委书记李之生对记者说,要正确理解德才标准,为发展生产力大胆用干部,把德才标准和生产力标准统一起来,政治要落实到业务上,不求“金要足赤”。
淮阳地处黄泛区,古称陈州,有一百多万人,是个大县、穷县,1978年人均纯收入只有49.9元,到1987年也才290元。关于用干部标准的话题是这样引起的:记者到淮阳采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淮阳县养蝎试验场场长金振喜,到后听说他“有些问题”。为慎重起见,记者先请县委书记李之生和副书记张继成谈谈看法。在张继成介绍过他的情况后,李之生说,我们充分肯定他在生产、科研上的贡献。两斤麦麸养一斤虫,三斤虫养一斤蝎子,投入一元多钱,可赚一百多元,效益很高,何况,一千只蝎子可提一克蝎毒,值几千美元。他对蝎子的饲料、分窝、取毒,很有研究,他还卖种蝎,传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他的问题,主要是原来在经营中出的,他不太懂财务制度,也有用人不当的问题。我们看人不能只盯住人家的那点问题,要讲生产力标准。
记者请县委领导同志谈谈如何掌握生产力标准,并如何把这个标准同德才标准统一起来?李之生说,我一到淮阳当书记,就大会小会强调,为了振兴淮阳,用干部要不分派别,不分南北,谁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就用谁。这和德才标准不但不矛盾,还是统一的。他们举了一些例子:
城关镇党委书记马义山,原来说有“文革问题”,不敢用。其实,“文化大革命”开始时,他才12岁,当“红小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坚持改革,有开拓精神。他先当镇长,后当书记,这几年城关镇经济发展很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不错,这是和他的努力分不开的。由他牵头办起的塑料厂,生产农用薄膜,人均产值达8万元。
县粮食局局长郝瑞端,因为“经济问题”长期被告状,一直告到中央,但县里还是让他当局长,还评他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因为他当局长后有成绩,使粮食系统由单纯的管理型变为经营管理型,扭亏为盈,还办起了油厂、食品加工厂、木器加工厂、麻纺厂。因为他敢抓敢管,严格执行纪律,处分了一些人,还端掉了一些人的“铁饭碗”,这就“得罪”了人。县委调查后得出结论,他的“经济问题”是在粮食经营中没有掌握好政策,我们帮助他总结经验教训后,还继续用他。有人说县委是他的“保护伞”,这个“伞”要当。
针对以上观点和事例,记者问:“你们用干部,是不是谁有本事就用谁,不讲政治条件了呢?”李之生说,政治条件当然要讲,但政治条件是实的,不是空的,再说,发展生产力算不算政治呢?县委对有过问题、犯过错误的干部绝不偏爱,既用其所长,又严格要求。有的干部干干净净,老老实实,可就是没本事把生产搞上去,我们怎么好重用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