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我们怎样开展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2-02-26
第2版()
专栏:

我们怎样开展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山东省文登县农场
我们这个农场是一九四五年建立的,到现在已有七年的历史。现有场长一名,行政干部二名,技术推广干部三名,工人五名。共经营土地一百亩,用马拉犁和普通农具耕种。从人力物力上看,这个农场是很小的。但因为历年来得到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注意发挥劳动模范的桥梁作用,已在全县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农业技术推广网,对全县的农业增产,起了很大作用。一九五○年,这个农场被华东农业部评为农场模范。
建立和发展推广网
一九四六年文登县农场的农业指导所开始通过劳动模范推广农业技术,经常派人到附近的高村、天福山、邹山等五个区和有威信的劳动模范联系,吸收他们作为示范户,传播农业技术,并吸取他们的经验。
一九四七年农业指导所结束,县农场机构缩小,不能再巡回指导,便改变方式,邀集附近的富贵村、孙家埠等六个村的劳动模范,在高村(农场所在地)组成了农业技术研究会(以下简称农研会)以劳动模范张富贵和农场场长为正副主任,其他劳动模范为委员,每半月到农场开会一次,交流经验,研究生产办法(每次研究一两个问题,时间很短,不使耽误生产);并按季节邀请劳动模范到农场来参观,以实例向劳动模范宣传科学知识,同时吸取劳动模范的实际经验,来改进和充实农场的各项工作。因为农研会解决了许多生产上的问题,获得了劳动模范的拥护;其他区的劳动模范也都要求参加。到一九四八年,以市集为中心,陆续成立了四个农研会,吸收了劳动模范二十三人参加。农场按期派人参加农研会的会议,进行指导,并借此传播各农研会的经验。不过,因为和县区政府结合得不够密切,只能作到个别指导,缺乏全面的布置和推动。
这时,县人民政府见到农研会所起的作用很大,开始注意农场的技术推广工作。一九四九年冬季,原有的农研会改名推广站,每站负责两个到四个区的技术指导工作。各区普遍成立区农研会,由七个到九个劳动模范和积极分子组成,选一个有威信的劳动模范做主任,区长做副主任。农研会主任、区生产助理员按期到推广站开会。农场干部经常在农场所在区及其附近区掌握几个农研会做基点,进行具体指导,创造经验;并按季节和建设科干部分别到各推广站参加会议,传达政府意图,吸取劳动模范经验。到一九五○年,全县设立推广站五处(农场掌握三个,建设科掌握两个);十五个区都成立了农研会(农场掌握八个,建设科掌握七个),参加农研会的劳动模范共一百二十一人。
一九五一年,又成立了全县的农林技术推广委员会,由县长兼主任委员,吸收中共文登县委的农民委员、青年委员、妇女委员和农林场、专区农场、中共文登县委宣传部、县人民政府建设科等部门参加,每季召开例会一次,有特殊情况时临时召开。在这个委员会下设一个实验区(高村区),由农场派专人负责进行技术指导,并重点掌握实验区内的农研会、技术小组和示范户的技术改进工作,以吸取经验推动全县。同时,扩大了各推广站和区农研会,又在各乡成立农业技术研究小组,由乡政府领导,区负责重点掌握。区农研会委员所住村也成立了技术推广小组,组员五到七人,农研会委员为当然组长,负责示范推广、介绍经验和技术等工作。到一九五一年十一月七日为止,全县十五个区一百五十五个乡,已建立区农研会十五处、乡农研组一百四十六处,共有区农研会委员一百七十四人,乡农研组组员九百二十八人。全县七百三十九个村,已建立村技术推广小组的有五百九十村,组员人数已有二千八百零九人。因为农场推广人员过少,而示范工作又只在农场和少数示范户进行,不易收到更大的效果,所以,一九五一年秋,农场又和全县各区、乡的劳动模范们约定,分别建立示范农田,配合农场作重点的示范工作。
推广网在农业生产上所起的作用
农场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和群众的迫切需要,先作好圃场示范工作,再经过推广网向群众推广。如深耕、压沙、增施肥料、种植优良品种及冬耕、锄草等,都是农场先作好示范,由各级推广机构接受后,再向广大农民推广的。几年来的成绩有以下几项:
(一)推广优良品种。农场试种的扁穗小麦,一九四六年夏每亩平均产三百五十一斤,比当地栽植最广的红秃头小麦,每亩多产一百零八斤。当年就把这个良种推广到劳动模范手里,以后又陆续向群众推广;到一九五一年秋季,扁穗小麦的种植面积就扩大到全县种麦面积的百分之六十,种植户数达百分之九十。一九五一年又推广了白马牙玉米、胜利百号甘薯、爬蔓青大豆、洋麻及斯字五爱棉等。
(二)领导群众积肥。农场通过农研会提出“勤扫院子、勤垫栏、勤翻圈”的三勤口号,并研究出人造尿肥(沤尿)的办法,向全县推广,解决了肥料不足的困难,提高了产量。此外,农场的烧泥、积干灰、沤绿肥、积尿等积肥方法,已普及全县每一农户。由于浇尿肥,粮食产量提高了。如劳动模范于长松浇尿的小麦比不浇的每亩多产五十六斤;周中富因用尿浇麦,每亩扁穗小麦产七百二十九斤。
(三)推广小麦选种防病技术。在一九五一年开展小麦选种防病运动中,农场配合建设科召开了全县的乡长、区生产助理员扩大干部会议,传达了工作任务,讲解了选种防病技术。以后农场又分别配合高村区和附近几个区举行了选种防病参观会。在这些参观会上,农场把本年的示范工作作了说明。如对小麦腥乌麦的防治示范,就用“净种病粪”、“病种净粪”等不同办法分区对比,向群众说明了腥乌麦是由于病菌胞子附在粪上,或因种子本身附有病菌而传染的。这以后,大部群众都注意了并且作到了选用净种,或温汤浸种、冷水洗种和积净粪,用铺粪办法种麦;许多过去小麦病害严重的麦田因而都消灭或减轻了病害。由于组织小麦品种参观和通过推广网教给群众选种技术,一九五一年全县进行穗选的有三万一千一百九十七户,加上片选和场选的户数,参加了选种工作的达全县八万七千六百六十三户的百分之七十六点九,共选出麦种一百一十七万一千六百三十一斤。
(四)推动打井工作。当地一般农民没有打井习惯,农场用小麦地、玉茭地浇水和不浇水的对比示范,使群众认识打井浇地的好处,推动了一九五零年的打井工作;只高村区就超过原计划多打了三十六眼,在抗旱时掀起了浇地运动,免除了旱灾。
(五)推动改进耕作方法。推广了小麦条播,麦苗冬季压沙,锄麦,种花生用平垅再培高垅,甘薯室外温床育苗,胜利百号甘薯密栽不翻蔓,大豆玉茭间作,玉茭去雄杂交,重点使用花生根瘤菌及冬耕、改良土壤等技术。
此外,在一九五一年秋收、秋种时,农场又结合县建设科、专区农场、种子站、病虫站等,在全县十五个区分别召开了短期农业技术训练班,共训练区乡干部、农研会会员、青年代表、妇女代表、劳动模范、积极分子、互助组长等共五千九百二十二人,解决了大秋选种、防治小麦病害和管理经济作物等迫切问题。
做出成绩的主要原因
(一)县人民政府建设科和农场密切结合,县长和区长都做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党的组织也密切注意领导这一工作,这是推广工作能顺利开展的主要原因。同时,各项技术改进工作都得到了专区农场的协助和指导;专区农场曾训练了大批县、区级领导生产的干部,解决了推广工作中人力物力和技术的困难。
(二)发挥了劳动模范和积极分子的带头作用。技术推广工作都是通过劳动模范、积极分子的带头和桥梁作用,普及到一般群众的。假如没有劳动模范的带头作用,单纯地用行政力量建立推广网,就会流于形式主义,不易坚持。
(三)区农研会委员、村农研组组长、农场示范户,大都是互助组长,技术推广工作有广泛的有组织的群众基础。农场工作人员也都能面向群众,教育群众,从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所以能够集中解决每一个时期的主要问题。
(四)专署建设科在每一生产季节都举办各种农业技术训练班,训练区生产助理员。县人民政府也在每一个季节,召开区、乡长会议,传达任务,学习技术,使基层推广网的作用逐步加强。
(五)掌握了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稳步发展的原则,巩固和发展了推广网的组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