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对演讲的期望值不应太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06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对演讲的期望值不应太高
中共上海市委研究室 王德敏
对前几年各地兴起的“演讲热”,从领导者、演讲者和听众三方面来看,似乎都有反思一番的必要。
首要的问题是,演讲如作为一种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是否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均有灵验?不可否认,“演讲热”发端之倪,曾感染了不少学生青年。后来形成“热”后,各地争相仿效。此“热”一直延续至今。其实,有“热”必有“冷”,一些青年不再愿意听这种“富有诗意”的报告了,也不能说明这就是“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受到严峻的挑战”了。
再则,演说者面对一大群人,且经常变更地点。各类人员,爱听什么,不爱听什么,众口难调。正确的办法是要摸准下面这群听讲者的思想脉搏,用句社会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就是要了解对象的群体规范和文化背景,然后才开讲。然而,此举谈何容易,演讲者实际上都没有这个先决条件,匆匆而来,仓促上阵,纵有浑身解数,演讲效果也很难打什么包票。
应该承认,一些声望较大的演讲者,都有他们各自的专业局限。由于演讲者要求有的特殊素质,一些较杰出的教师便以得天独厚的条件较多地担当了这个社会演说家的重任,他们成了“青年问题教育专家”。
然而,从校园走向社会,他们面临的已不单是教育青年树立美好理想和人生观的问题,整个变革时期的各种社会思潮,瞬息万变的社会现象摆在了面前。所以,笔者以为,做社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至少应是社会工作者或经济工作者。现在有些参加演讲的教师在某些知识领域已学有专长,如文学、心理学,但长时期地要他们“跳槽”走入社会,并去包医百病,似乎有点强人所难。
至于“不习惯与青年对话”,更是一种对演讲者期望值过高的表现。我们不能想象每一个演讲者(即便已经成名)都要有如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每到一个场合,对每一个即兴提出的问题都回答得那么得体。
“蛇口风波”反映的只是一种有趣的社会现象,即由于“名人效应”所带来的对“名演讲者”期望值过高的社会盲目性。
“演讲热”可以降温矣,还是让演讲和演讲者都回到应有的社会位置上去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