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石缝中长大的民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07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民族地区纪行

石缝中长大的民族
本报记者 向兵
如果说生活在怒江峡谷两岸的人们,是在石头缝中求生存,这话不算夸张。
发源于唐古拉山南麓的怒江,沿滇西横断山脉峡谷地带汹涌奔腾,在高耸入云的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之间,切割出一条山高壑深的世界第二大峡谷。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就挂在两岸从谷底到山顶高差3000米的山壁上。我国两万多怒族人的绝大部分,就生息在这峡谷里。
记者在峡谷中段福贡县的江边采访时,目睹了一幅罕见的牛耕图:只见桌子高的田坎,一级挨一级贴在坡度大于50度的陡壁上,宽不盈丈的水田里除了扶犁的人外,耕牛旁边还走着个扶杆的人,为的是牵引牛在狭窄的田头能转过弯来。怒族出身的怒江州副州长亚娜同志告诉记者,如今,全州仍有70%的耕地是在25度以上的陡坡上。采访期间,记者看见1000多米高的山壁上有烟火升腾,随行的同志告诉记者,这是在“砍火山”点种玉米,山地的坡度大都在70度以上。在这种地方种地,人们用竹竿戳孔下种;山高坡陡,有了农药、化肥也运不上去,只好年复一年地沿用原始的刀耕火种方式。怒江州本来耕地就少,这样的山地人均还不到两亩,而由于植被遭破坏,每年又有大量泥土被年甚一年的山洪、泥石流带进滚滚的怒江。那黄泥汤般的怒江日日不停流淌的都是峡谷的血呀。养活人的土地一天天在减少,而吃饭的人却一天天在增多。终于,今天怒江峡谷里有4万多人丧失了安身立命的最后一分土地。然而,那些还能继续在土地上刨食的人们,也并非都是幸运者。去年,怒江州人均产粮勉强达到500斤。离全国800斤的水准还差一大截。
今天,大山深处的怒江也汇进了开放改革的时代大潮,峡谷中有人想到了石缝里还能长出比粮食更值钱的东西来。福贡县芭蕉寨的牙娌,也许算是峡谷中最先尝到这种甜头的人。这位40岁的怒族妇女告诉记者,她家80年代初,便在一把山火烧出来的粮食地里种下了10棵柑桔树,在2800米的高山上搭起窝棚,种下6亩黄连。就这两项去年她家收入了700元。怒江峡谷的黄连,因其峡谷特殊的生长环境而形成的特殊品质,早就在全国享有盛名,但只是这几年才在这个地区被重新重视,得到大面积发展。芭蕉寨所在的架究村,全村320户人家,80年代以来户均种下黄连5亩。这个村所在的匹河怒族自治乡已种有黄连5000多亩。乡长张四益告诉记者,这些年在国家的扶持下,全乡还在石头缝中栽种了5000多亩漆树,3500亩油桐和600亩核桃。目前这些经济林虽只有小部分开始受益,但就已经使全乡的人均收入由1979年的53元提高到了1987年的158元。在挣脱“以粮为纲”禁锢的道路上,他们踩出了闪烁着希望之光的最初的脚印,为在石缝中求生存的峡谷人提供了榜样。
亚娜副州长告诉记者,积极开矿,大力发展经济林木与药材,现在已成为怒江州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怒江峡谷脱贫致富的经济振兴之路。去年一年,这个州就收获了油桐籽370万斤。如今,在近300公里的怒江峡谷两岸,成片成片的油桐树随处可见。
(附图片)
怒族妇女和儿童 罗林春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