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阅读
  • 0回复

董履钦的“三让”政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11
第2版(经济)
专栏:

董履钦的“三让”政策
吴长生 李世明
“农民要办成点事可真难。”
北京市南郊农场旧宫分场工业公司总经理董履钦尽管这么说,可近几年,在他那“一亩三分地”上,还是实实在在地办成了几件令人啧啧称羡的事:
5个与汽车制造有关的新工厂拔地而起,这里成了远近闻名的“田园汽车城”。一位港商相中了其中一种高级旅行车,主动提出投资,要把这种车送到国际市场去。
“神牛”牌三轮人力车,是他们的拳头产品,年产1万辆仍供不应求。非洲的一位客商非要整套买进他们的造车技术。
11个服装厂的部分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一位日商最近决定投资10万美元,与他们合资加工出口服装。
农业保持着高水平,工业连年大步向前发展。100多个大大小小的工厂遍布全场,已有56%的劳力从农牧业转移出来。全场工农业总值5年间增长4倍,今年将突破亿元大关,其中工业产值占到90%多。难怪他这位农场的“首脑”也不得不挂上了工业公司经理的头衔。
每谈及这些办成的事,50出头的董履钦总要有番感慨:旧宫的农民过去也不懒;70年代粮食亩产就过了500公斤,但单一搞农业生产,日子一直很紧巴,1980年人均收入还不到200元。办工业?不行。一是上头不许可;二是没资源、缺技术。办什么呀?谁也摸不着板眼。一个字:难!
然而,难事,这几年却都一一办成了。靠什么?横向联合。算个“老话题”了,可在董履钦嘴里却那么新鲜,特别是他那最为得意的“三让”政策。“竞争年代”,你还让什么?记者大惑不解,老董却面带得色地拉开了话匣:
这头一“让”,是让权。论种地,我们够专家;论办厂,我们却是外行。和大企业搞联合,我主张让权。从1985年起,光场里就同北京旅行车厂、广东中山威利发食品工业公司、河北轻化院等单位联合办了9个企业。其中7个厂的“一把手”我们让给了对方。有人说这样“让”,厂办成了,咱们也成了“殖民地”。我不同意这种观点,你啥都不懂,当什么厂长?办厂是为谋利嘛,不懂事的当头,厂子能有好?赚不了钱,谁来与你联合办厂?事实上,让权对我们更有利。“一把手”他当了,主要责任他也担了,许多难题都比较容易解决。例如新近与北京旅行车厂、北京齿轮厂联合办起的汽车桥厂,“一把手”让股份最少的齿轮厂厂长来当。一是人家懂行;二是车桥的关键部件是齿轮。他当“一把手”,这还成问题吗?让了权,事业却很快兴旺起来,有什么不好?这叫让权求发展。
第二“让”,是让利。人家来与你联合,是为了得利。如果从一开谈就斤斤计较,准得把人家吓回去。人家不来,办不了厂,你的利也就没了。我得谢谢一些兄弟乡,是他们把一些好厂家“吓”到我这儿来了。例如,1985年底,我们决定同北旅厂联合办厂时,占用的100多亩地,我坚持不能要高价,因为他们就是被另外一个地方的高地价“吓”到我们这来的。我们每亩地只算8000元入股了。当时上上下下许多人都反对,说这是犯傻,白给人家了。好一阵子,压力那个大呀!硬顶了一年,见了钱,舆论变了。去年,一边盖新厂房,一边在简易房里装汽车,一年就拿了300多万元的利润,我们分了100万,每亩1万。今年每亩能拿2万多,明年会更多。当初不让利,能有这拿不尽的钱吗?再如,与河北轻化院联合办的汽车玻璃厂,对方只出技术,一个子儿不掏。我决定每年分他20%的利润,厂长也让他们的一位副教授当。联营10年,一测算,他们能拿回去1200万元利,积极性很高。他们不光带来了先进技术,还自己设计了生产线,试生产的玻璃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厂子年底就能正式投产。不让那20%的利,我能得更大更长远的利吗?这叫让利为求利。我让,人家也让,如我们与“北旅”商量合办全塑车壳厂时,我提出对半分利,可人家非要把大头让给我,他们只要45%。只谈了半天就拍板,接着就用我旧木器厂的房子干了起来。农业不能误农时,工业也不能误时机。把功夫用在斤斤计较上,误了时机就什么都完了。
第三是让名。许多厂在搞横向联合时,怕丢了自己的“名”。我们不怕,因为我们本来就没名。只要能办成厂,能得利,谁的名大名好,用谁的。像我们与中山市威利发食品公司合办的面包厂,就是用的他的名。人家的面包有名气,就用人家的嘛。结果,从双方接触,到谈成投产,只用了40多天。用他的名,他怕砸牌子,就千方百计保证质量。现在我们产的威利发面包在北京供不应求。30多个人,当年就获利10万多元。让了名,是不是我们就只埋头干呢?不,我们要学技术,学管理,看人家是怎么创牌子、保牌子的。
“三让”让出了大甜头。近3年,旧宫引来了联营单位1300多万元投资,增加了500多万元利润。更重要的是为将来的起飞,打下了雄厚的经济、文化底子。
“别的不说,单旅行车制造,北京旅行车公司本部那边现在是年产3000多辆,创利税3000多万元。再过几年,那边最多搞到1万辆,可我们联营厂这边年产将达到4万辆。你算算我能得多少?”在“三让”的同时,旧宫分场创办起了培养汽车技术工人的职业高中。最近,他们又决定借助引来的高技术人才办一个技术培训中心,专门培训有实践经验的技工尖子。
你说,老董想什么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