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独运匠心育人才——记北京朝阳中学校长吕宝仁二三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11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独运匠心育人才
——记北京朝阳中学校长吕宝仁二三事
本报记者 高新庆
(一)
谭云珠,现在是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二年级学生。她5岁学钢琴,曾是中国少年儿童合唱团的女中音,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灌过唱片;还随中国儿童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合唱团赴美演出过。
这位有音乐天才的学生,1984年初中毕业时,因考试成绩没有达到原所在中学录取分数线,未予录取。她,面临失学的危险!
“到朝阳中学去看看吧,听说他们那里经常破格录取有特长的学生”,有人劝说。
抱着一线希望,妈妈带小云珠找到朝阳中学音乐教师刘建军,这位女教师说:“弹一曲钢琴吧!”小云珠弹奏了贝多芬《第一钢琴协奏曲》的第3乐章,正在楼上工作的校长吕宝仁被琴声吸引,循声而来,仔细聆听。乐曲终了,刘老师对校长大力推荐:“这孩子气质不凡,很可造就!”“好,我收了!”
当记者问吕校长为什么要收谭云珠这样的学生时,他说:“‘三好’生是好学生;有特长,其他功课一般,甚至只有60分,也是好学生。功课好,可以成才;功课一般,有特长,不见得不能成才。小谭有音乐天赋,有培养前途,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就要创造条件,让她这方面的天赋和才能得到尽可能发挥。人才需求多样化,为什么要用一个模子来选择学生?我的宗旨是不拘一格育人才!”怪不得人家说,一般学校,只对“大三门”——数、理、化尖子生重视,而这位吕校长对“小三门”——音乐、美术、体育人才同样重视,原来他有自己独特的“育才观”呵。
(二)
在一次中小学生运动会上,沈正德老师发现一个叫杨秀凤的小女孩长跑速度均匀,步履轻松,跑完以后测了一下女孩脉搏跳动才一分钟60次挂零,而一般运动员要达到100多次,这说明小女孩心脏功能特好,沈老师窃喜:是一块好坯!
但小杨考朝阳中学比录取分数线差100多分。沈老师直接找吕校长,要求破格录取小杨,说“我保证她不出三年就可崭露头角。”校长问:“您有把握?”沈老师肯定地点头。“好,咱们破格收!”
吕校长对小杨的班主任姚瑞玲老师说:“小杨子是块料,你要对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负责,该照顾的就照顾,该吃‘小灶’的吃点‘小灶’呵!”又对沈老师等体育老师嘱咐:“响鼓也需重锤敲,你们对她要循循善诱,严格要求呀!”1980年第一次参加北京春节环城赛,小杨就抱回来一块女子10公里金牌,1981、1982年又卫冕成功。以后因腿部受伤一度停跑,1986、1987、1988年又拿了第二个“三连冠”。她还在上海举行的全国马拉松赛中,创造全国女子1万米的最好成绩。
朝阳中学几十年来,为国家输送了像郎平、杨军、石伟等几十名优秀运动员。该校两次被国家教委、国家体委评为“全国体育先进传统项目学校”,校长吕宝仁荣获“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
有人问他为什么特别关心体育?吕宝仁回答说,“德、智、体全面发展,‘体’是德、智的载体,没有健全的体魄,一切都是空谈。不抓体育,不能算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也不能培养出符合四化要求的合格劳动者。”一席话,令人顿开茅塞。
(三)
吕宝仁1955年天津大学毕业,执教至今已30多年了。在离休前他给自己确定了两个目标。
“第一,把朝阳中学改造成第一流的、现代化的全新学校。
“第二,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这所中学办成国际性学校。”他谈到朝阳中学已与日本东京樱美林学园建立了相互交往关系,他说:“我们不仅要接待日本留学生,还要接待美国和其他国家留学生,总之,要把我校办成有特色的外向型的中学。中国正急速地走向世界,世界也急迫地要了解中国!”
细雨蒙蒙中,我向这位独具匠心的教育工作者挥手告别,我默默地祝福:“老校长,祝您取得新的成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