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苏州市国营集体企业深化改革 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 头七个月全市税利增长近20%职工收入相应增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12
第1版(要闻)
专栏:

苏州市国营集体企业深化改革
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
头七个月全市税利增长近20%职工收入相应增加
本报讯 “效益长一寸,工资增几分”,职工靠自己挣出来的效益增加工资。这是苏州市目前在全市1200多家国营、集体企业中推行的分配方法。由于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改变了原来企业工资由国家决定的办法,提高了职工靠多劳增加收入的透明度,从而进一步调动起职工的积极性,同时也把企业逼上了提高效益的梁山。今年头7个月,在原材料短缺和涨价较多的情况下,全市国营、集体工业企业税利增长19.77%。
在物价、工资改革中,如何形成企业自觉提高经济效益的机制,同时保证职工收入随着经济效益的提高而有所增长?苏州市在全面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浮动工资制和计件工资制的基础上,又进一步采取深化改革的措施,全面推行了工资总额和经济效益挂钩。目前市区实行这种改革的企业已达到93%。苏州玻璃厂主要生产各种保温瓶内胆,原来成品率不高,原材料消耗大,经济效益较差。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后,全厂职工努力在高产、优质、低耗上下功夫。成品率从60%提高到71.5%,每只瓶胆消耗硝酸银明显下降,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职工收入也相应增加。
工资总额和经济效益挂钩,还推动了企业内部各项配套改革的进行。苏州胜利无线电厂是生产电视机高频头的专业工厂,近年来面临着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产品反而跌价的严峻形势,今年以来该厂把挂钩工资分解到各个车间,规定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促使车间增加产量,减少用工,降低消耗,提高效益,以内包保证了企业各项承包指标的完成。调谐器车间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在车间内部实行招标择优上流水线的方法,进一步优化了劳动组合,调动起职工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今年1至7月,全厂已实现利润39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一成以上。
苏州市在推行工资总额和经济效益挂钩中,坚持国家、集体得大头,职工工资相应增加的原则。据45户较早实行挂钩企业的统计分析,去年新增效益7340多万元中,8 1.5%是由国家和企业获得的,职工人均增收200多元。在坚持这一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各个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同特点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具体办法,因地、因厂、因产品制宜来确立挂钩形式。除大多数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和上缴税利挂钩以外,对生产社会急需、市场紧缺的短线畅销产品的企业,采取与最终实物销量挂钩;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允许实行和利润挂钩;对少数社会效益好、产品价格由国家物价部门严格控制的企业,实行与产品销售收入挂钩;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则实行工资总额包干等。由于挂钩形式多样、灵活,切合实际,适合不同行业、各个企业的特点,许多企业都主动要求同上级主管部门签订挂钩合同。
(郑太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