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抵制不正之风 拒收病人“红包” 福建廉洁行医见成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12
第1版(要闻)
专栏:

抵制不正之风 拒收病人“红包”
福建廉洁行医见成效
据新华社福州9月11日电(记者林群英)福建省医务界拒收病人“红包”,坚持社会主义医德医风,廉洁行医已蔚然成风。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开展,前一阵,福建各地有些医务人员趁改革还不完善之机,利用病人住院、检查、手术等环节收取“红包”,还有人将本院可以收诊的病人介绍到“关系户”医院或私人诊所,从中捞取“回扣”,或把在医院就诊的病人预约到自己家里诊病等等,群众对此意见很大。广大医务工作者对此也很反感,认为这不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所提倡的,它有悖于社会主义医德医风,应该坚决制止。
地处闽南侨乡泉州的福建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医务人员,很早就起来抵制这股“红包”风。医院党委1985年发现这个问题后,坚持对医务人员进行社会主义医德医风教育,许多人都做到了拒收病人“红包”。据医院统计,从1985年至1987年,全院退还病人“红包”金额共达11000多元。骨科主治医生欧阳世杰退回的最大一笔“红包”是1000元。
福州市属12家医院不久前共同制订了拒收病人“红包”的6条规定。这些规定公布两个月来,医务人员退回病人及其亲属的“红包”达31人次。其中谢绝“红包”最多并传为佳话的是市中医院任尔济医师。他多次利用公休时间上门为中风瘫痪的何宝珠诊治,使何宝珠病情大为好转。这使何宝珠从台湾回来探亲的亲属黄先生十分感动,他打算送给任医师一笔美元“红包”,被任医师谢绝了,他又到任医师家致谢,赠送一块金表,又被谢绝了。
许多医院不但健全内部规章制度,还接受群众的监督。福建省立医院在制订《在改革中加强纪律性的若干规定》的同时,设立了监督箱,并在报纸上登出监督电话号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