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调价不能包治百病 解决猪皮短缺还须强化管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12
第2版(经济)
专栏:

调价不能包治百病
解决猪皮短缺还须强化管理
本报讯 据今天出版的市场报报道:我国每年屠宰2亿多头猪,有近1.5亿张猪皮没有开剥,随着猪肉卖给了消费者,其中相当部分被当作食之乏味的垃圾处理掉了。而皮革行业猪皮原料却一直吃紧,据了解,全国皮革行业年需8000万张猪皮,而今年短缺3000万张,它预示着将有1/3的生产能力无法实现,影响经济效益数十亿元。
一方面是猪皮原料十分紧缺,另一方面是大量浪费,这怪异现象是怎样造成的呢?
问题出在价格上。近年猪肉价格节节上升,皮革生产企业的猪皮收购价却无法随之调升,国家每年拿出8亿多元补贴猪皮收购,平均每公斤猪皮补贴1元,但收购价比肉价仍低1元多。屠宰部门为了本身的经济效益,当然不愿费工费时,剥下皮反倒少卖钱。
不合理的价格造成猪皮原料供应短缺,但仅仅靠价格调整,也不能解决好这个难题。因为即使把猪皮的价格与猪肉价拉齐,剥皮仍然不上算,总不能让皮价高过肉价吧?对此,国外许多国家采取强制性的市场管理方法,不准猪肉带皮上市,违者重罚。这首先是维护肉食的卫生,同时也保证了皮革原料资源。由于皮与肉剥离,价格自然拉开差距。发达国家猪皮价是肉价的1/8,不发达国家也不超过1/4。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