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黑龙江,撩开你的面纱——黑龙江航行散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12
第2版(经济)
专栏:

黑龙江,撩开你的面纱
——黑龙江航行散记
本报记者 皮树义 曹照琴 沈兴耕
来到黑河市,急匆匆奔向江边。
夜色初上,宽阔的江面泛着月光;江边停着大大小小的船只,还在水中洗澡的人们不时传出阵阵笑声;对岸的苏联城市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灯光闪烁,点缀着城市朦胧的轮廓。中国最北方的河,中苏界河黑龙江蒙着神秘的面纱。盛夏时节,我们在江上航行6天6夜,终于看见了它的真面目。
富饶的江
汽笛一声长鸣,龙江号轮驶出黑河港,溯江而上。一路上,江水是那么宽阔,平缓,一般水宽都过千米,许多江段水平如镜。
两岸遍布原始森林,人烟稀少,小三峡、迎门砬子、冒烟山……大自然的杰作数不胜数。
突然,江面上飘来阵阵青烟,啊!船到了冒烟山前:刀劈斧削般的山坡上青烟袅袅,火光闪闪,蔚为壮观。原来这山坡里含有煤层,裸露在外,日光一晒自燃起来,就出现了这火焰山奇观。
黑龙江资源丰富。地下有黄金、煤、铁等矿物,水中有鲤鱼、鳇鱼、麝鼠、水獭等鱼类和水兽,满山是樟子松、白桦等林木,林中有黑熊、马鹿、野猪等野兽。有时黑熊还到江中游泳呢!
宁静的江
船行江上,放眼对岸同样是满目青山绿野,偶尔才能见到村庄。但是,有村庄的地方,岸边布起了长长的铁丝网,耸立着高高的哨所,水中游弋着巡逻艇。这一切使人们感到了边界的森严。
边界又是宁静的。现在,两国的客、货轮相遇,乘客、船员常常跑出船舱,招手致意。
双方的边境贸易相当活跃。黑龙江省提出了“北向开放”的方针,积极发展对苏贸易,沿黑龙江开放了漠河、黑河、同江、嘉荫、萝北等口岸。苏方也很有积极性。对岸属于苏联的远东地区,盛产钢材、木材、化肥等生产资料。中方则轻工业较发达,副食品也较丰富。双方可以互通有无。
位于松花江与黑龙江汇合处的同江市,最早开始边境贸易,运去了一船土豆,换回了一船木材。人们戏称“土豆外交”打开了边贸大门。黑河市与苏联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只隔着1500米的江面,今年7月初,黑河市举行边贸展销洽谈会,展出8500种商品。本来计划开3天,苏方代表团非要多开几天不可,结果开了9天,苏方签了1200万瑞士法郎的购货合同。7月底,应苏方邀请,黑河市又在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举办了商品展销会。目前,双方正在筹备开展两市之间的一日游活动。到6月底,黑龙江全省边境贸易合同金额已达2.4亿瑞士法郎。
困扰的江
船近漠河,绿色突然变成了黑色:黑漆漆的山,黑漆漆的树,绵延数公里;偶尔见到的货轮满载的木材也是黑漆漆的。去年5月那场可怕的大火烧毁了几十万公顷的森林,抢运过火木成了当务之急。黑龙江航运局今年调动63个船队,完成了国家下达的水运18万立方米过火木的任务。
去年,黑龙江全省水运量517万吨,比1978年增长一倍多。但是,这517万吨比起黑龙江水系所具有的2亿吨年通过能力,则是九牛一毛,它也只相当于长江上一个600马力顶推船队一年的货运周转量。
黑龙江是个庞大的水系,流域面积74.6万平方公里,沟通黑、吉两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64个市县、34个国营农场。主要通航河流除黑龙江外,还有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等,总通航里程5137公里。尽管有半年的封航期,但夏季水量丰富,航运条件优越。黑龙江中游、松花江中、下游都可通行1000至3000吨级船舶,其它河流也可通行300吨至1000吨级船舶。
我们溯江而上到漠河,又顺江而下重返黑河、下同江,进入松花江,经佳木斯抵达哈尔滨,路经3000公里航程,只遇到十几条船。难题困扰着黑龙江航运局。航运利微,包袱却很重:造船周期长,投资大,贷款造船每年还本付息要1500万元;原材料、燃料涨价,今年新增成本就有500多万元。这些因素削弱了企业发展后劲,限制了航运事业的发展。
但是,航运职工不甘寂寞。他们“主副并举”,发展采砂等项副业生产,以副业利润来支持航运,力求黑龙江有所作为。
黑龙江地处边陲,发展航运对开发黑龙江的资源,繁荣边疆经济,促进中苏贸易,都是大事。这既要靠航运职工的努力,也需要国家给予必要的扶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