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蒙古在经济改革中前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12
第6版(国际)
专栏:

蒙古在经济改革中前进
赵清茂
今年是蒙古人民共和国全面推行经济改革的第一年。这是根据一九八六年蒙古人民革命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的决定进行的。目前的主要作法是: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在工厂企业中实行经济核算、自筹资金和自负盈亏原则,单位和个人收入与产品的最终产量和质量挂钩,改革计划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
为了探索改革的具体途径,取得经验指导全局,在蒙党十九大闭幕后首先在少数工厂企业进行了改革试点。现在,这种试验已扩大到轻工、食品、邮电、燃料与动力、建筑、公共服务等部门的二百五十多家工厂、企业和经济部门。
在计划体制方面,改变了原来由国家下达指令性计划的作法,国家只规定少量的指标和限额。工厂企业和经济部门可根据国家的任务和市场的需求,自行制定计划。计划工作的改革加强了工厂、企业和经济部门的独立性,扩大了自主权,为推行经济核算和奖励制度提供了可能。
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合同承包制,是当前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它包括家庭承包和集体承包两种。这种承包制被认为是使个人利益同社会、工厂企业利益紧密结合的有效的形式。
为发展个体经济,蒙古较大幅度地放宽了对私有牲畜头数的限制。今年,部长会议还作出了《关于支持公民从事个体劳动和发展劳动合作社》的决定,认为这样做会激发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增加劳动人民所需要的某些商品和食品的生产,扩大对人民的服务范围。规定退休人员、残疾人员和从事家务的人员可以从事个体劳动,劳动合作社应以吸收这类人员为主,工厂、企业、机关的在职人员和大中学生也可以在业余时间从事个体劳动,或与劳动合作社签订合同。
为尽快发展畜牧业,今年初,政府制定了《关于居民点、家庭和个人承包农牧业工作暂行条例》,鼓励牧民以个人或集体形式同农牧场签订承包合同。东方省克鲁伦农牧场所属机械化挤奶场实行承包后,头一个月,职工工资就增长了百分之四十四,而生产开支减少了百分之二十六点一。
为控制生产开支过多,在全国近两千个生产单位和两万多个定居点规定了开支限额,推广使用支票支付的办法来控制生产经费的开支。目前,这种做法已占全国农牧业合作社和经济部门的百分之七十五点二,占生产单位的百分之六十六点五,占牧业定居点的百分之五十四点二。
今年四月,蒙古公布了《国营企业法》草案,交全民讨论。这是蒙古经济改革的又一重大步骤。几年来,蒙古工业发展迅速,工业产值已占社会总产值的百分之四十八点五,占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工业品出口额占蒙古总出口额的百分之八十一点三。
刚刚起步的经济改革已为蒙古经济带来了活力。今年第一季度执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结果表明,经济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往年同期水平。工业净产值和一级工业品生产计划以及交通、邮电、商业、外贸等部门的计划均超额完成。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