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宁夏大门正在打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13
第1版(要闻)
专栏:

宁夏大门正在打开
本报记者 王谨 姚小敏
有人说,宁夏是黄土高原托起的一块翡翠。
从地图上看,形似枣核的宁夏,面积仅有六万多平方公里。但是,这块远离海洋的土地,在古代曾放射出耀目的文明之光。灵武县“水洞沟遗址”,是迄今为止我国黄河上游唯一经过正式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1958年9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为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据统计,1987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达35.5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3%;国民收入达28.1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2%。
在银川古城街头,时见金发碧眼的外国客人,轻装简囊的港澳旅游者来来往往,流行歌曲在大街小巷飘荡;装潢讲究的新建筑正在崛起,使少量尚存的昔日土坯房相形见绌。看来,银川已经不是昔日闭塞的西部城市了,它的城门正在向世界敞开。
宁夏不仅有众多的文化古迹,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更重要的是它的经济发展潜力。用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视察宁夏时的话说:宁夏有两大优势:一是农牧业的优势;一是能源优势。
一些有识之士又提出:封闭是难以发挥优势的,重要的是继续以改革总揽全局,进一步敞开大门,实行全方位开放。
从银川平原到南部山区,我们采访后的印象是:平原与山区开放的反差明显,特别是较为封闭的南部山区,不少农民由于受“七十二行庄稼稳当”、“好出门不如歹在家”的农本思想制约,宁愿守着土炕过日子,也不愿像来此的江浙人那样,养蜂、缝纫、修表、做木工活赚钱。
自治区党委书记沈达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宁夏要进一步开放,首先需要进一步更新观念,克服种种旧观念的束缚。不仅要把农民从“农本”思想引导到商品经济的观念上来,而且要扩大全区干部的视野,使他们不断吸收来自全国以至国外发展经济的经验。
自治区政府主席白立忱接过来说:“宁夏的开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内开放;二是对外开放。所谓对内开放,就是对全国东南西北实行全方位开放。到目前为止,宁夏利用自己的能源优势,已同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横向经济联系。最近还不断有一些省市负责人带队到宁夏洽谈合作项目。去年,宁夏400多个有关项目中,相当部分是同兄弟省、市、区联合搞的,效果不错。
“宁夏许多人信仰伊斯兰教,因此,宁夏的开放不仅要面向西方发达国家,还要面向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尽量满足伊斯兰国家的消费需求。在发展对外贸易方面,继续抓好已批准建设的煤炭、硅铁、羊绒、枸杞等出口商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并有计划地建立和发展亚麻、毛毯、地毯等新的出口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工贸联合、农贸联合,形成产销结合的出口网络;进一步发展对外工程承包、劳务输出和国际旅游事业;积极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交流;改善投资环境,以吸引更多的外商来宁夏投资,等等。”
看来,自治区决策人的构想是令人鼓舞的,即将庆祝30岁生日的宁夏,将迎来一个更加开放的新时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