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制盐“将军”——记全军劳动模范、空军1 114厂厂长任善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14
第2版(经济)
专栏:

制盐“将军”
——记全军劳动模范、空军1 114厂厂长任善纪
本报记者 崔秀芝
盛夏,人民大会堂。空军1114厂厂长任善纪向首都新闻界介绍说:“盐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早在5000年前,人类就开始将食盐用于调味了。近年科学研究表明,食盐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它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咸味剂,还是维持和促进人体生理机能所必需的营养素。但是,由于盐中含钠,摄入过量又会危害人体健康。1981年在摩洛哥首都蒙特卡罗召开的有6个国家400多名医学专家参加的医学科学讨论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过多地食用盐,会造成人体钠、钾比例失调,引起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近几年,国外已趋向于食用低钠盐。西欧、日本,低钠盐已成为最受欢迎的畅销品。”
任厂长操着山东腔,话锋一转从国外谈到国内。他说:1957年我国城市居民心血管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10.2%;到1985年就上升到44.37%。现在全国高血压病患者高达4700多万,居世界之首,成为目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他希望对人体健康有利的低钠盐,尽快进入千家万户。
在以后的几天里,不少报纸刊出了对低钠盐的介绍文章;低钠盐,摆上了不少首都副食店柜台。
被誉为制盐“将军”的任善纪,早在1980年就对低钠盐动了心。他想,70年代发达国家已经普及食用的低钠盐,到了80年代,国内为何还不能批量生产?
从几年前起他开始收集了国内外有关文献和各种有关低钠盐的信息资料,在自己的厂子里试制,经科学配方,合理降低钠的含量,增加钙、钾、镁、碘等人体需要的多种元素。经空军汉口医院临床试验,高血压病人在不用任何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每天食用10克多元素低钠盐,降压效果明显,总有效率达9 6.7%;对正常人做生理试验,能稳定血压,符合生理需要,无副作用。
空军1114厂在湖北省云梦县的偏僻乡镇上,是全国制盐行业唯一跨入国家二级企业的军办工厂。厂长任善纪还是全军劳动模范、军人企业家。
70年代初,任善纪这个山东大汉,军衣袋里装着三等残废军人荣誉证书,受命来到云梦办盐厂。
办盐厂,这对过去一直做军事和政治工作的任善纪来说,可是个新课题。没想到,第二年他就和战友用土法制盐积累的资金,建成了年产8万吨的真空制盐生产线,形成了规模生产。
国内井矿盐采用真空制盐法以来,加热室的换热管,历来使用碳钢管。由于材质耐腐蚀性差,管子破断,盐卤的跑、冒、漏现象时有发生,设备要经常停产检修,生产无法正常进行。一些实力较强的盐厂和科研部门,曾试用多种方法防护,均不见效。1973年,在全国第三届井矿盐技术交流会上,这个问题作为行业攻关难题,成为研讨的重点。
任厂长在会上认真听取了各位专家、学者的意见,从获得的信息中加以分析,回厂后,即以更换材质为突破口,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解决了一项项难题,终于将全套设备中的500多根换热管,全部换为紫铜管,攻下了这个难关,使设备生产周期延长10倍多,热效率显著提高,各项指标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1114厂的新成果被誉为井矿盐行业的一次技术革命。
被誉为中华制盐业“将才”的任善纪,是个主攻型的军人。说实话,他有时也是被逼出来的。
1114厂的制盐设备,经过10年卤水腐蚀,千疮百孔,难以正常生产,1982年一季度亏损40多万元。企业发不出工资,职工人心浮动。
怎么办?守则死,攻则生。任厂长将压力变动力,提出改造设备的大胆设想:把全国最新技术、工艺、材料用来改造设备。可是一算费用要花240万元。不少人公开说道:真是异想天开!
任善纪是个说一不二的人,决定了的事情就要干成。全厂职工动员起来了,盐厂的人拚命了。要知道,这个举动,是重建半壁江山啊!任善纪自己担任设备改造指挥长,经过80个昼夜,完成130项改造项目,设备改造的工程终于成功了。面对白花花的盐,全厂职工欢欣若狂,任善纪这个硬汉子,却张着嘴,一个劲淌眼泪。该厂当年向国家上缴利润470万元。北京的一位专家吃惊地说:“这样的工程,半年完成也是高速度,你们用了80天,真是奇迹!”
17年来,爱卷袖子的任厂长,始终以军人的风采、南泥湾的精神、滚雪球的积累,带领着全厂职工,把小作坊式的企业,变成了国家二级企业,共向国家缴纳税利1.314亿元。任善纪这位军人企业家,被授予全军劳动模范称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