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心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15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

心烦
黄东成
或是条件反射,每逢星期日,我就心烦。心烦而导致三怕,无非为的住房。
最怕女儿整天价唠叨住房紧,凭什么单位分房没有我家。埋怨父母为什么不学会向上面嚷嚷。她不知从哪儿听来的经验:分房的领导最怕人闹,一闹,他们的私欲便易暴露,便不能得逞。因此,闹的人大都可以得到满足,不闹的反而被认为老实可欺,柿子专拣软的捏嘛。耳朵快被她的叨叨声磨出茧来了。
二怕女儿带同学来家里。一来四五个高中生,男的,女的,将仅有的一间既是过道又是餐厅兼书房兼会客室的十二平方小天地全部占据。高谈阔论,无忌的谈笑,有时还带来最新出品的流行歌星的录音磁带,组合音响的音量大得声震楼板,迫使我不得不主动撤退。还是我爱人有涵养,坐在琴凳上入神地弹奏着她的钢琴,旁若无人,沉浸在乐曲的情绪里。苦了我,挤过橱柜床琴间狭窄的通道,面对缝纫机兼书桌,坐在窗前木椅上,心绪不宁地看书却看不进一个字去。
三怕正吃饭时来客人。客人只能在厅、室、房兼过道的沙发上落座。我不得不边吃边东一句西一句与客人寒暄,免得客人像在动物园里看熊猫啃竹似地看着我们吃饭。这时,我爱人、孩子便再也吃不下去,我也草草几口将碗一推,让爱人孩子收走,以示礼貌,好接着谈话。客人见打断我们的“美餐”,总不免面露歉色,也难为了他们。
每当两方面的客人一离开,女儿便会立即发泄她的不满。“凭什么爸爸单位里分房了,偏该我们挤在这里,你们的领导也该下来看看嘛。他们住得宽敞了,就不管别人了。你们也太好说话了,还是两个高级知识分子呢,顶什么用!”
又把我说得烦躁起来。“你怎么总叨叨个没完呢?挤,挤,比我们家挤的还多着呢,那些无门路的居民户,三代一室不是仍住着么!”
还是她妈妈好脾气,对娇宠惯了的女儿向来都是和颜悦色。“比起有的人的住房来,我家是挤了点,但总比过去住的要好哇。想想过去,想想文革中,我家也是三代人住一间十六平方,不是也过来了……”
女儿以不无讥讽的口吻,打断她妈妈的话。“你们这一辈人,就会忆苦思甜。回忆对比,碰到什么问题,只要祭起这个法宝,马上就自满自足了。不要忘了,现在是八十年代。你们惯会叫别人往前看,自己怎么总是向后看。要按你们的理论,这十多年来,根本不用造新房,大家将就着不就行了。幸好你们还没有说比比解放前……”
我的威严受到挑战,立即大声喝止,却总有点色厉内荏。“你怎么可以这样说话,一点规矩也没有。”
妈妈在责备女儿时也带着温情。“不可以对爸爸这样说话,女孩子,更要懂礼貌。现在一切事情都要靠领导分配,住房爸爸已向上申请了,领导会安排的。”
女儿鼻子里轻轻哼了一声。“领导不是空气,领导也是人,是人都要有房住。领导如果也像你们那样,遇事也总来个忆苦思甜回忆对比就好了。想想陈老总攻进上海时部队露宿街头那一幕,那时的领导啊,人人尊敬。……”
我一时语塞。想想女儿说的也不无道理,却又不能放下作父亲的架子,只有以势压人地一声呵斥,将她正欲滔滔不绝发挥的宏论打断。似乎我占了上风。
然而,我的心里更加烦躁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