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万象之邦”吹拂变革之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16
第6版(国际)
专栏:老挝通讯

“万象之邦”吹拂变革之风
新华社记者 凌德权
我们驻河内的新闻记者最近应邀到老挝首都万象访问。看到了这个内陆小国不寻常的变化。近400万人口的老挝尚属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但近几年,外界的改革之风也吹进了这个一度闭关锁国的内陆小国。
总结教训实行改革
老挝人民革命党在1986年召开第4届代表大会,总结了执政10年来的经验和教训并实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在过去两年里,这个国家出现了较前大为宽松的经济环境,社会经济形势也随之出现可观的变化。
老挝一位高级官员在总结执政10年的教训时说,执政党的主要失误是“主观、急躁”,“想立即取缔各种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工业方面,急于对国家无力管理的企业实行国有化,导致生产衰退。在商业方面,禁止集市贸易的现象在许多地方普遍存在,影响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在农业方面,强迫农民参加合作社,以为这样做就能迅速搞成社会主义。
老挝经济、计划和财政部副部长苏利玛·本乐介绍说,从1987年起,老挝开始实行自主经营的体制取代过去的官僚行政、统给统包体制。从而扩大了企业自主权,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记者参观的老挝胶合板企业,自去年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多劳多得的管理体制以来,生产面貌焕然一新,今年上半年的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69%。
粮食自给经济活跃
老挝80%的人口是农民。老挝政府非常重视农业,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政府纠正了过去在农村集体干活、集体吃饭、集体评工记分的做法,并解散了农场,在合作社推行承包制。在一些地区还退田给农民。因此,尽管去年和今年老挝一些地区遇到严重干旱,但这个国家除少数边远地区外仍能做到粮食自给,没有出现饥馑粮荒。
令人印象最深的是老挝活跃着的个体、家庭和私营经济正在迅速发展。这个国家从商人员已占全国总人口的3%。据官方人士介绍,老挝商品流通量的60%以上由私商掌握。这是政府鼓励发展多种经济成份、私营和国营企业平等竞争的结果。
精简机构克服困难
由于国家的财政情况不好,老挝目前正在精简行政机构。据介绍,政府直属的25个部已合并为15个部,政府工作人员编制也大幅度压缩。如现在的经济、计划和财政部就是由原来的两个部委合并而成的,改变了人浮于事的状态,提高了工作效率。精简下来的工作人员,或充实到基层生产部门,或离开政府机构去经商等。政府还允许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从事第二职业或发展家庭经济。
由于许多国有化的企业既缺乏生产资金,又缺乏管理能力,政府正在对一些亏损严重的企业恢复私有制。据一位负责官员说,原企业只要向政府提出申请,政府就退还其原有的厂房、设备等资产的所有权。
目前老挝还面临着经济基础薄弱、交通运输落后、资金和人才相当缺乏、自然资源丰富而又无力开发等难题,改变落后的面貌是相当艰巨的。但是,只要老挝政府选择符合国情的道路,制订符合人民利益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逐步发展本国经济,缩小同其他国家的差距是很有希望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