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慎言所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17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漫话

慎言所好
杜学信
一个担任领导职务的朋友告诉我,他约束自己“慎言所好”。具体内容为“三不谈”,即:下基层时不谈个人嗜好,外单位需要自己帮助时不谈个人嗜好,为群众解决困难时不谈个人嗜好。何以如此?他解释说:在这些时候谈嗜好,容易被误认为是索要好处的一种暗示,因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穿衣戴帽,各有所好”。人们相互谈谈各自的喜好之物,本为人之常情,无可非议。然而,有的干部谈嗜好确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譬如说,他们为山区的群众办点事,便与山里人大谈如何喜欢山珍;他们给沿海地区解决一点儿困难,则又与渔家有了共同语言——爱海味;基层有木材,他们下去时会盛赞木制家具之美;个体户有钞票,他们就描述自己也想发家致富……圆滑点的,循循善诱,引而不发;迫不及待的,直言不讳,明目张胆。“谈”的结果,或者丰富了家庭库存,或者塞鼓了自己腰包——不虚此“谈”就是了!
与这种丑行相比,我那位朋友的“三不谈”就显得十分可贵。因为它表现了一个干部廉洁奉公的品格和严于律己的作风。在这小小的“三不谈”面前,某些人是不是应该有所反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