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不坐等调价 靠自我消化 哈尔滨港承受能力增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18
第2版(经济)
专栏:

不坐等调价 靠自我消化
哈尔滨港承受能力增强
本报讯 记者皮树义报道:哈尔滨港务局作为处境艰难的水运企业,不坐等国家调整港口装卸价格,立足企业内部消化成本增支因素,连续4年千吨装卸成本有所下降;今年1至8月,尽管成本增支因素有60多万元,而实现利润却比去年同期增加8%。
哈尔滨港是松花江中游的一个水陆换装港口,因冬季封冻,一年约有半年闲,再加上这几年燃料、材料费用不断上涨,成本增支很大,而货物装卸价格却一直偏低,企业日子很不好过。哈尔滨港务局依靠自己的力量寻求生路。早在1984年,他们就开始实行企业内部承包,并严格企业管理,提高劳动效率,连续4年千吨装卸成本每年下降0.62%;根据港口半年闲、劳力富余的情况,他们积极发展采砂等项多种经营,开辟财源,增强企业承受能力。去年全港实现利润335万多元,其中多种经营利润约占一半。
今年哈尔滨港成本增支因素有80多万元,他们继续深化改革、严格管理,迎接这严峻形势。一是完善承包制,由原来的任务包干、指标承包发展到单机、班组、作业队泊位经营承包,把控制成本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头上。吊车用的钢丝绳过去两个月换一次,现在这头磨损了,掉个个儿用,长的坏了,截短了用,四个月才需换一次。二是精简非生产人员,降低管理费用。今年港口二、三线人员由过去的43.54%下降到28.87%。同时,实行优化劳动组合,104名职工列为编余人员,另辟劳动门路。三是严格安全、质量管理。坚持安全、质量否决权。今年以来因安全质量问题共处罚152人次。
严格管理出效益。1至8月,全港实现利润241万多元,消化增支因素60多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