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艾滋病由爱滋生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19
第8版(副刊)
专栏:风华杂文征文

艾滋病由爱滋生吗?
林芝
艾滋病的阴影笼罩着全球。因目前尚无可救药,被认为是世纪的“黑死病”;又因其特殊性质,它往往又与可耻连在一起。它带来一种草木皆兵、谈虎色变的氛围。可是前不久,一位正在高等艺术院校读书的青年来看我时,谈话之间,他竟说:“艾滋,由爱滋生,有爱才有艾滋。艾滋病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没有艾滋病并非幸事,而是不幸。我愿意成为中国第一个艾滋病患者。”
这真是有些惊世骇俗了。我困惑莫解:世界真的要倒过来看了吗?平日里青年所向往的,是像普罗米修斯那样,把天火第一个带给人类。面对抢劫杀人的罪犯,第一个站出来搏斗。他们喜欢谈论的是第一只春燕,第一声春雷,哥伦布第一个发现新大陆,哥白尼第一个想到地球是圆形的,爱因斯坦第一个发现时间是相对的,杨振宁和李政道是华人第一次拿下诺贝尔物理学奖,弗洛伊德第一次揭示人类心灵潜意识的奥秘,运动员成为某个项目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中国女排在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次拿下“五连冠”,天下第一奇书,第一次发表作品,初恋,初婚,初夜,初雪,都是一些美好的向往与美好的境界。成为什么第一不可以,何至于要成为第一个艾滋病人呢?可是,很遗憾,那位青年已经永远不可能成为中国第一例艾滋病患者,因为据台湾《自立晚报》8月4日报道,台北、高雄已相继发现两名艾滋病患者。你看,不是叫人怅然吗?竟让台胞捷足先登,匆匆“走向世界”了。
台湾两例艾滋病的发现,使得自命风流的男士们震惊,男性同性恋者和陪宿女郎皆大恐惧,人人自危,色情场中风声鹤唳。连法律禁令也无能为力的事情,两例艾滋病就轻而易举地带来了普遍的危机感,这岂不就是艾滋病的功绩吗?在西方,据说由于接吻会传染艾滋,于是好莱坞电影明星也因此拒绝床上镜头和接吻动作,美国青年也由此开始对警方很难对付的同性恋与“性解放”思潮作出反思。
从上海龙年流行甲肝,改变了南方人的饮食习惯一事,使我猜测那位青年想作艾滋病人的真意:是不是想以自己的牺牲,来唤醒那些浑浑噩噩的沉睡者呢?
如果说艾滋病确是一种文化,毋宁说得确切些,是病态的文化和文化的癌症。它是与西方后工业社会同步到来的性病,是一朵爱情贬值的恶之花。
艾滋病以一种红牌警告的方式告诫说:“今天的问题已经不是弗洛伊德时代的性压抑,恰恰相反,性的泛滥倒是以爱的压抑作为其昂贵的代价。”(罗洛·梅:《爱与意志》)一些人视性行为、性生活为儿戏与游戏,对性道德肆意戏谑,把纵欲、颓废、色情崇拜当成时髦来追逐。艾滋恰恰不是由爱滋生,而是由并无爱的性泛滥滋生的。过去总听美国青年说他们并非不想成为追求理想与纯洁的浪漫的一代,而是不可能。艾滋病的出现,似乎是一个转机,也许它将带来一个本来意义上的浪漫主义的伟大时代,它将使我们重温列宁反对把性爱当作一杯水的“杯水主义”的意见,有利于恢复爱的纯洁与尊严,恢复性的严肃与节操,以及以爱为基础的性生活的高尚的审美情趣。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