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在大街转弯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19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

在大街转弯处
杨稼生
人生的路仄仄歪歪。路上多风险,有时平安过来,有时历尽艰辛才能走过来,有时却也到底走不过来。人们将此叹为“过日子”是很确当的。
正走着,眼前横出一只铁臂,喝一声,你就得停下脚步去周旋,而不能装迷糊,不能当作耳旁风。如果过铁路,长木杆迎头落下,这阻拦是为了保你平安,是护佑,这只铁臂自然是美丽的。
要是遇到另外的铁臂呢?
日前在大街转弯处目睹二位穿戴颇好的女子,买了一位老汉的西瓜后,强行要求再添一个。老汉懦弱得令人气恼,嘴一歪一歪的,手颤抖着,就真地给添了一个。但他那脸恼怒并有微词,却叫二女子先是扫兴后是光火,说:“不过是我们不跟你一样罢了,要是跟你一样……”。“不跟你一样”是土语,原本是“不跟你一般见识”。这“海量”叫人难咽,其真义是:你识相点!老汉最后乖了,说:“同志包涵点,您抬抬胳膊俺老农民就过去了。”
这话耳熟。那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人匍匐在滥施淫威、豪夺强取的恶徒的脚下,叩首作揖:“先生你就抬抬胳膊吧!”先生拂袖啐一口,悻悻然:“不识抬举!”白吃白拿在某个时候确是一种别致的抬举人的行为。
依这位老汉的年龄,“抬抬胳膊让我过去吧”这种哀鸣,他是听到过的,可能过去也说过。如今又说。
读者诸君,你或许以为这二位女子怀里揣着一枚圆的或椭圆的印章什么的吧?不是的。她们是夜里打扫大街的清洁工。(这职业无疑应当受到尊敬,)白天职司巡视大街,征收“清洁费”,对象是卖梨卖枣卖瓜卖杏的,因其皮核弄脏街道。至于咋个“征”法,个中情形就非常复杂了。权力不在大小,只要用心摆治,轻轻巧巧拟个题目就够老汉演算半天。看来老汉是领教过,但后来一时疏忽,再后来又马上明白过来的。
其实这二位女子捞到这个力气活儿也是很艰难的。这年头也怪,有些尊贵轻闲活儿得来全不费难,多半是有求必应甚或送上门来,这当然有很硬的后台;相反,许多粗笨活儿倒是求告再求告才能得到。想这二位女子不知说了多少软甜话让人家抬了一次胳膊又抬了一次胳膊,才得以进入这个门槛。如果说,她们或她们的父母当时也说过“你抬抬胳膊我们就过去了”,这人际关系也真是一幅讽刺画了。
这二位女子近于欺凌老汉。但对她们大加鞭挞也没有必要,说“谁变蝎子谁蜇人”也太损。只是说,在管点事的时候,别让“管”字将自己变成自己曾经痛恨过的异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