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有了“尾巴”农家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20
第2版(经济)
专栏:农村改革已十年征文

有了“尾巴”农家乐
山东 尹洪亮
俺家里没有工副业,典型的在玩土块,可俺玩土块却成了“万元户”。俺常说:种好地,养好牛,吃用都不愁,不用3年就盖楼。
俺当了27年的村干部,可十年前的那些年是当了昧着良心的干部。俺村里地多,每年粮收的不多,可饲草有的是,农民来找我说:“你看生产队分到各户的草都烧不了,烂了,假如让俺养点牛,多少可挣个钱”。俺心里明白这是个正路,嘴上却说:“现在是割‘尾巴’的时候,小生产咱不能搞”。结果我这个当干部的年年欠生产队的钱,我说我是带穷头的干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上级号召大力发展多种经营。1982年,俺村里实行了大包干责任制,我包了20亩地,每年产粮草各1万多公斤。这时,我又想起了养牛,我盘算着,咱有草有料,养牛准能挣钱。1985年,家里养上了2头母牛,1头公牛,当年就收入了2000多元。转过年来,母牛产了牛犊,家里喂着6头牛,小牛瘦牛喂肥喂大了当成商品卖,年底一算,收入了3300多元。到去年,家里养了7头牛,产了3头牛犊,纯收入达4000元钱,家里还养了5头猪和鸡、羊,加上地里打的17000公斤小麦、玉米和大豆,全年收入1万多元,纯收入达7800多元。
早先人们都说要想农家乐,“二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可那是最低档的满足,现在的农家可比那强多了。这两年家里购置了配套的耕种排灌机械,盖了8间新房子。我便琢磨着修改早先的农家乐语,改成了“种好地、养好牛,吃用都不愁,不用三年就盖楼”。(耿鹏代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