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加强民族团结 繁荣宁夏经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20
第3版(专刊)
专栏:

加强民族团结 繁荣宁夏经济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书记 沈达人
195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揭开了宁夏历史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新的一页。
宁夏地处祖国西北内陆,面积66400平方公里,人口435万人,其中回族142万人,约占全区总人口的1/3,是我国回族的主要聚居地区。这里山川壮丽,资源丰富。川区土地肥沃,黄河自流灌溉,稻麦高产,瓜果飘香,自古被誉为“塞上江南”鱼米之乡;全区煤炭储量居国内第五位,石英砂、石灰岩等储量可观;水能、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前景广阔。自治区成立3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区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艰苦创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进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自治区较快地进行了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政策,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开创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在农村改革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稳步开展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全面改革,促进了经济和其他各项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整个自治区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根本变化。
回顾30年来的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要实现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繁荣,最根本的是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
各民族的大团结,是民族地区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宁夏回、汉各族人民有着团结奋斗的光荣传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贡献。当前,改革开放正在逐步深入,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迅速扩大,日益频繁。我们要根据这一新的情况,在各族干部和群众中,经常深入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不断增强各族干部和群众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牢固树立“谁也离不开谁”的思想;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宗教内部的矛盾,努力创造一种各民族相互理解、信任、友爱的环境和气氛,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促进宁夏经济的不断发展。
自治区成立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我们根据各地区不同情况,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大力发展生产,加快了宁夏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现在,以引黄灌区为重点的商品粮基地已经初步建立,煤炭、电力、机械、冶金、化工、轻纺等工业也已初具规模,经济发展的步伐大大加快。1987年同自治区成立前的1957年相比,全区社会总产值增长11.4倍,平均每年递增8.8%;国民生产总值增长7倍,平均每年递增 7.2%;国民收入增长5.96倍,平均每年递增6.7%,全区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实力有了较大的增强。回、汉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法》。我们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宣传《民族区域自治法》,提高广大干部群众贯彻执行自治法的自觉性;尽快根据自治法制订出宁夏民族区域自治条例,把宪法、自治法赋予我们的自治权利具体化,并且把它用好,为发展民族经济服务。
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还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进一步加强同国内外的经济技术协作,走自己发展经济的路子。根据这个指导思想,我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构想是:充分发挥农业、能源两大优势,逐步形成互相促进、多次增值的农业——轻纺食品工业,能源——高耗能工业及其深加工工业两大主要产业系列;建立四个各具特色的经济区:银川地区重点发展机械、化工、轻纺、食品和其它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步建成工贸结合的综合性工业区;银北地区重点发展煤、电、钢铁、铁合金等工业,逐步建成宁夏第一个能源、高耗能工业区;银南地区加快机械、轻纺工业发展的同时,扩大电力、冶金工业规模,加速煤炭和天然气开发,开拓第二能源、高耗能工业区;固原地区逐步建成农林牧土特产品加工和建材工业区。我们相信,经过全区人民的艰苦努力,这个构想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的各种专业技术人才,发展壮大民族干部、职工队伍,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共同繁荣的核心问题。自治区成立以来,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使用。1987年与1958年相比,回族干部增长了6.1倍;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万多人,其中回族9000多人。现在,自治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等领导班子中,回族干部占了46.15%,他们和汉族干部平等地参加国家政权的管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宁夏回族自治区已经走过了30年光辉的历程,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今后前进的道路上,还会有许多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要发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按照党的十三大确定的基本路线,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巩固和加强民族团结,加速发展民族经济,为建设一个更加团结、文明、富裕的新宁夏,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而努力奋斗!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