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0阅读
  • 0回复

信息·节奏·未来——访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夫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20
第7版(国际)
专栏:人物专访

信息·节奏·未来
——访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夫妇
本报记者 陈功
汽车在首都机场路上飞驰,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和夫人暨《未来的震荡》、《第三次浪潮》等著名的合作者海迪·托夫勒博士东瞧西看,兴致勃勃。路旁的变化驱散了他们从巴西—印尼—东京—北京的旅途劳顿。
“这么多新盖大楼,是办公室,还是住宅?变化真大!住宅建设如何投资?如何分配,是出租,还是出售?”托夫勒先生的目光似乎穿过这路旁的景致,投射得更深、更远。
物换星移。北京在变,中国在变,世界也在变。
“第三次浪潮正席卷整个地球”,这位《第三次浪潮》的作者在记者的陪伴和专访中几乎三句话不离本行。在多次谈话中,托夫勒先生强调告诉记者这样一件事:一种以信息为重要原材料的生产方式正出现在地平线上。有一次,托夫勒先生顺手从身旁的海迪手里取过一盒“梅里特”牌香烟,手指落在烟盒一侧或粗或细的若干线条上。话题由此展开,他侃侃而谈……
如今,在美国的超级市场里,几乎所有商品的包装上都有这种扫描条型码。一根根的线条,顾客看不懂,售货员也看不懂,但计算机却都认识。条型码包含了普通人所难以想象的一整套信息。售货员只需把顾客所购商品上的条型码往扫描仪前一过,商品的名称、代号、价格、数量、日期、生产厂家、销售商等信息都统统输入计算机系统中。机器自动打出购物清单,使得超级市场所收集到的信息能及时迅速地为生产商所分享,产—供—销之间信息反馈的“时间差”、“地区差”几乎缩小到零的程度。
思路一进入生产领域,这位曾当过翻砂工的学者为信息对生产的影响所激奋,整个身子都在沙发上躁动,他打着手势,以强调他所阐述的话题的重要:
更大的意义在超级市场之外。比如,产烟商通过与超级市场相联接的信息系统,立即可知,哪种香烟在哪个地区里哪家商店的哪一段时间出售得多等详细数据,经分析后在生产和销售流向等方面作出“瞬间反应”,其反应之神速敏捷,只能以天、以小时、甚至以分以秒计。说到这儿,托夫勒先生打了个响指,试图形象地表述信息反馈刻不容缓的急迫。
一旁不甘寂寞的托夫勒夫人凭自己理家的经验补充说,意大利的“贝诺顿”商店是信息先于生产。这是一家在全世界都有分店的妇女服装连锁店。顾客要买毛衣,只要在任何分店输入信息,意大利的生产部门转瞬即知所需的式样、颜色、尺寸大小等要求,并据此随即编织。以买定产,省了库存,省了积压,也省了风险。
接着,托夫勒先生又把话茬儿一转,谈起了复杂产品生产的情景。一辆汽车有上万个部件,涉及众多生产环节。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扫描条型码的应用使管理层能随时把握每一个环节的生产进度,及时调度材料供应、控制生产节奏。
以“信息”为基础、以“快”为特点的新生产方式冲击着几百年来人们习以为常的工业化文明,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对这些,托夫勒先生一字一句,娓娓道来:
——信息交流速度加快,生产和流通中的库存规模缩小,甚至不再需要库存,相关的运输工具由大变小,运输频率加快,资金占用由多到少……信息消除了在传统生产流通诸多环节中的浪费。信息可以替代库存、替代原材料、替代资本、替代劳动力。信息资源正在成为现代生产中一项至关重要的经济资源。
——第一、二次浪潮经济中的资源都有其局限性:为一个生产商占有就不能为他人所共用,且越用越少。而“信息”作为资源可同时为不同的使用者所共享,且在使用中还会产生更多的信息。但信息资源的优越性又使得生产商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一个产品刚进入市场,另一个根据最新信息革新的产品又诞生了。分秒必争之势,“快”得让人没有喘息之机。
——信息迅速更新,产品及时换代,流通领域中“关门盘点”、靠几个传统商品赚钱的过时生意经已经成为历史。美国超级市场里的商品种类平均为二万二千多种,每年有约一万种新商品进入市场,同时有一万种老商品被扫地出门。推陈出新的比例竟高达百分之五十!
——对劳动力的需求由高数量转向高质量。盲目顺从只会从简单劳动的“肌肉型”劳动力不再受欢迎。善思考、有创建、会出主意(包括坏主意)的知识型信息型劳动力逐渐成为主流。这种转变形成了对传统的廉价劳动力优势观的挑战。
信息革命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这个星球。托夫勒先生那深沉的话音里透过一丝忧虑。
托夫勒夫妇是美中关系委员会成员。“研究未来,不可不研究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他们如是说,亦如是行,始终以极大的兴趣注视着这块古老土地上的变迁。(附图片)
图为托夫勒夫妇。 本报记者 丁刚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