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阅读
  • 0回复

莫让金牌银牌成为“镜中花、水中月” 景德镇陶瓷工业加快名优产品生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21
第2版(经济)
专栏:

  莫让金牌银牌成为“镜中花、水中月”
  景德镇陶瓷工业加快名优产品生产
本报讯 江西省景德镇市陶瓷工业系统一大批获国际、国家金银牌奖的名优新产品,如今已跳出样品、展品的圈子,大面积地占领国内市场、并走向国际市场。今年1至8月份,全系统生产的各种传统名瓷突破7000万件,其中成套瓷达2100万件,均创历史最高纪录。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盈利也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17%和12%。
从1979年至1987年,景德镇著名的青花瓷、青花玲珑瓷、粉彩瓷、颜色釉瓷、雕塑瓷和高档新花日用瓷曾在国际、国家评比中获得金牌银牌奖。但是由于这批名优新产品器型、画面比较复杂,成型和装饰工艺很难适应,一些企业不敢接受大批量订货,其中个别金牌产品被作为样品和展品关闭在橱窗中,成为“镜中花、水中月”,许多客商慕名而来,扫兴而归。
面对日趋加剧的国内外陶瓷市场竞争形势,景德镇陶瓷工业系统各级领导围绕发展名优新产品,提高经济效益,大幅度调整产品结构。光明瓷厂生产的“玩玉牌”青花玲珑瓷1981年获国家金牌时,金牌产品比例只占50%,近几年这个厂通过改革传统工艺和搞活分配制度,使金牌产品比例提高到100%。去年产量达1975万件、出口交货1095万件,换取外汇370万美元。1986年这个厂新研制成功的“清香”45头青花玲珑西餐具在莱比锡国际博览会获国际金牌后,他们又采取了“滚雪球”的办法,逐步增加生产批量,承接了联邦德国、香港客商的订货,今年头7个月就生产了30多万件。连获5块国际、国家金牌的人民瓷厂,在提高青花瓷比例、增加青花梧桐瓷产量、扩大青花瓷配套率上下功夫。去年与获奖前的1983年比,青花瓷比例由36%提高到99.6%,青花梧桐瓷产量由140万件增加到600万件,各式配套餐具由1.5万套扩大到4.5万套,5年之中企业的盈利增长了10多倍。(余炳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