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烟台粮食生产精种高产 三十万亩粮田单产达到或超过一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22
第2版(经济)
专栏:

  烟台粮食生产精种高产
  三十万亩粮田单产达到或超过一吨
本报讯 记者萧俊熙报道:山东省烟台市发展粮食生产走精种高产的道路,由点到面建设亩产吨粮田,去年有30万亩单产达到或超过吨粮,70万亩单产0.8吨粮,今年45万亩吨粮田长势良好,正组织验收,达标有望。高产田带动了大田生产,近5年全市粮田调减37万亩,粮食总产却有增加。
这个市近几年,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陆续建立起大批乡村工业和创汇农业基地,粮田减少,社会对粮食的需求却有增无减。市委和市政府认为近期内立足粮食自给,只有走精种高产的道路,为此提出:加强科学研究,吸收先进技术,旱涝保收田单产向吨粮迈进,由点到面组织攻关。首先用政策调动专业科研人员和种田能手的积极性,培育出一批适于当地一年两作的小麦、玉米良种,建立起自己的高产良种结构,其中鲁玉2号等几个紧凑型杂交玉米良种单产都在600至700公斤,个别地片接近1000公斤。与此同时,科技人员把吨粮种植当成栽培工程对待,组织攻关,改革种植制度和栽培技术,形成种植模式,然后用于大田。按模式化指标种植均获高产,近几年全市4200多亩实验田年均单产1 135.1公斤,其中最高的120亩地片单产达到1263.4公斤。通过组织农民参观、学习,加上300多专业科技人员和2000多农民技术员一道加强技术指导,高产技术逐步向大田生产扩展。
全市兴旺的乡村工副业和创汇农业,大大增强了农村和农民的经济实力,对农业的投入连年增加,仅去冬以来全市就投入1.7亿元,其中80%为乡村所投,保证了科学技术的实施。部分水利设施、灌溉方法和农机具等已按照高产栽培需要进行了改造,管道灌溉已普遍采用,滴灌、喷灌、波涌、窄畦灌溉等先进技术正在推开。各县(市)从县到村普遍建立起了多成份、多功能的系列服务组织,按时向农民统一提供良种、化肥农药、灌溉、耕种收机械等服务,从而使高产种植有一个统一规划和布局,农民只需精心管理即可获得高产,因而种粮积极性很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