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新旧交替 生机盎然——巴布亚新几内亚纪行之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22
第6版(国际)
专栏:

  新旧交替 生机盎然
——巴布亚新几内亚纪行之一
  人民日报记者组
这里是大洋洲还是黑非洲?来到巴布亚新几内亚,人们很容易这样发问。
位于南太平洋的巴新在许多方面酷似黑非洲国家。那亭亭玉立的槟榔树,那海涛般涌动的椰林,那枝叶繁茂的芒果树,令人有置身某个西非国家之感;在东非国家四时不谢的“非洲红”和鸡蛋花在此间“隆冬”季节也粲然开着猩红、淡黄的花。巴新人有着类似黑非洲人最鲜明的特征:头发卷曲,皮肤黝黑。他们同非洲人一样,热情质朴,乐观爽朗,有歌舞方面的天赋和学语言的才能……难怪西班牙航海家1546年到达如今的巴新北部海岸时,见岛上的景物民情及当地居民的肤色衣饰极像西非的几内亚,因而称这里为“新几内亚”。在此之前,葡萄牙人到该岛国活动时,曾根据岛上居民的头发特征称它为“巴布亚”,在马来语中意为“卷头发的人”。“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一长长的国名与黑非洲存在着有趣的渊缘。
这个有300多万人口、100多个部落、700种语言的岛国,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原始氏族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只不过是在国家经济较快发展的近一二十年的事。因此,一个不发达国家急剧演进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新旧交替、古今杂陈的现象,表现得十分明显。
这片由300多个岛屿组成的国土,满布崇山、密林、大川,陆路交通极为不便。从首都莫尔兹比港乘车向市外走不到100公里,所有的道路便被原始森林阻断。但这里空中交通方便,全国有大小机场数百个,各城镇之间均有飞机相通;这里没有邮差和信筒,收发信件必须自己跑邮电局,但电讯业出奇地发达。岛屿间可通直拨电话,政府机关和公司企业已普遍使用电传机和文传机;在首都的超级市场和高级商店里,来自世界各国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而就在距它们不远处的传统市场上,席地而坐的农民和小商贩,论个按把地出售数量不多的瓜果、花生、木薯、玉米和蔬菜。
在巴新广大农村,氏族社会结构没多大改变,酋长依然拥有相当大的权力。与此同时,国家却实行议会民主制。议会设109个席位,5年大选一次,每隔半年议会举行一次大会,反对党可提出对执政党政府的不信任案,如在议员中获得半数以上的赞成票,内阁必须总辞职。当地朋友相告,巴新自1975年独立以来成立的6届政府中,有3届因此而未能善终。
作为岛国,巴新拥有丰富的水产资源,它的一些海域是世界金枪鱼的重要产区。但我们发现,当地市场上海产品却相当缺乏,从日本、中国等国家进口的鱼罐头到处可见……
纷繁的现象、明显的对比、强烈的反差,具体反映出巴新在艰难中奋进和面临的挑战。
在来势很猛的变化中,巴新仍然保留许多古朴的风俗,令外来者感到新奇。猪在这个国家特别受到珍爱,其身价地位高居六畜之上。这里1口猪可换4头牛,新郎用20到60口猪作聘金,可以娶到一个新娘。在部落里,一个人拥有的猪越多越受人尊敬,甚至因此被推选为头人。我们曾请一位当地朋友解释这种现象,他笑道:“猪作为一种财富可望而又可及,这种习俗可以使人不变懒”,这实在是个巧妙而又有说服力的回答。
在巴新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许多人仍用针和植物叶汁在常年赤裸的上身、四肢以及面部刺绘洗不掉的花纹图案。据说,巴新是世界上纹身最盛行的国家。但这种打着鲜明时代烙印的审美观点也在发生变化。如今,在这个国家的城镇和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爱美的青年人所喜爱的不再是满身刺上花纹,而是牛仔裤和花衬衫。
在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上,巴新起步较晚,但经济发展潜力大、速度快、前景好。它地处热带,雨量充沛,作物可全年生长,全国广大地域覆盖着厚厚的火山灰,土壤十分肥沃。我们在中部高地的一些农贸市场上看到,当地生产的土豆有两个拳头大,圆白菜重达3公斤多,香蕉大得像牛角。独立以后,巴新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进一步发展椰子、咖啡、可可、棕榈和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和矿业,目前它已成为南太地区最大的椰油和椰干出口国。不少经济学家认为,这个国家的经济有可能在今后一二十年内起飞,其重要依据是,它有两个支持经济起飞的日益强大的支柱:森林和黄金。(附图片)
  图为首都莫尔兹比港一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