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陌生化的花鸟世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22
第8版(副刊)
专栏:

  陌生化的花鸟世界
  孙美兰
“远取其势,近取其质”,是古代山水画论经典之言。张立辰的花鸟,撷取山林田野一角,而气势非凡,堪与博大的山水画相比。他有时近亦取“势”,“质”则含蓄其中,特定的笔墨结构渗透着某种抽象美、朦胧美,味道醇厚强烈,具有现代诗情、诗韵。
梅兰竹菊,是古人一再重复的题材,在张立辰笔下,既作为练功挥笔,也作为自创的一种艺术形态。那陌生化的世界,正在消解早已陈旧的“四君子”观念,仍保留着传统水墨的活力和东方感,且赋予意象以独立人格和自由意识,勃发着现代强韧的精神力量。张立辰的潇潇风竹雨竹,以运动着的意态,深藏他人生历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哲理体验,风神刚健,质朴无华。这使我想起西方学者约翰·勃洛夫一段话:“真正的艺术所以能够把任何材料变成对于我们有兴味的东西,并不在于作者所告诉我们的东西,乃在于作者怎样告诉我们的告诉法。”艺术家靠了天才的“处理法”,靠了艺术家注入那“处理法”里面的他的人格,才产生最有兴味的、属于他的艺术的独自个性和魔力。
今春,偶见张立辰一幅荷花,这是令人惊喜的陌生化世界,是一个从我们熟悉且感到亲切的文化母体里自然而然诞生出来的世界,蕴含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画魂。破笔乾皴为主结构、浓墨泼墨交浑的硕大荷叶,托出风里雾里荷花,空白宽疏,境界阔大,给人以涤荡心胸的审美快感。立辰的艺术倾向纵恣放逸,而内蕴深沉朴厚雄浑。
张立辰早年在浙江美术学院学习期间曾得到艺术大师潘天寿和吴茀之等名家的亲授。到北京后又受到李可染、李苦禅等前辈的指教与鼓励,专工大写意花鸟画。最近在京举办的个人画展,就是他近年来在求索过程中取得的新成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