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西欧国家调整科技战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23
第7版(国际)
专栏:

  西欧国家调整科技战略
  顾玉清
西欧国家为使自己的经济实力处于强有力的竞争地位,把发展现代高科技视为二十一世纪欧洲生存的必要条件。西欧国家这种紧迫感主要来自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由于在高科技领域起步较晚,落后于美、日,加之,又受到新兴工业国的挑战,西欧国家的高、精、尖产品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分额日趋下降。这不仅直接影响了西欧的科技发展水平,而且拖了经济发展的后腿。有人惊呼,如不奋起直追,西欧的经济地位将继续下降,到二十一世纪可能将变成“不发达大陆”。
然而,西欧在发展高科技方面具有不小的潜力。它们拥有一支约一百一十万人的强大科技队伍,其中研究人员为四十五万,这虽少于美国(七十万),却胜过日本(四十三点五万);不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工业企业都是世界一流的;有能力筹集足够的科研经费。目前,西欧在航空、航天、核能、生物技术和海洋等领域仍居世界先进行列。但是,长期以来,各国合作不够,未能形成一个拳头,导致科技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大大削弱了西欧与美、日的竞争力。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西欧国家对科技战略进行了调整。它们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联合实施一系列重大科技发展计划,诸如“尤里卡”计划、“欧洲信息技术研究与发展战略计划”、“一九八八至一九九三年科研发展总体规划”、“十年太空计划”等。
同时,西欧一改过去科研与生产严重脱节的状况,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大力推动科技成果商品化。目前在这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步骤,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强调优先发展能迅速转化为新产品的科研项目。“尤里卡”计划特别强调发展“接近市场”的项目,明确提出要把新技术应用于商品生产。欧共体制订的“欧洲信息技术研究与发展战略计划”甚至规定,凡申请参加该计划的企业须拿出使研究项目转化为新产品的设想。目前,法国对市场广阔的家用电器产品的科研、实验和设计进行了大量投资,把新技术引入生产领域,使产品向多功能方向发展。比如新研制的电冰箱,不仅可冷藏、冷冻食品和饮料,而且还能作电风扇之用。
其次,加强大学、科研机构与工业界的结合。在西欧,大学与企业间的合作已超越了国界,它们互派人员,共同研究,使科研直接为生产服务。英国剑桥大学微电子研究所在长期与企业的合作中已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商品化成果。该所所长阿梅特在谈到这样做的好处时认为,企业缺少高级技术人员,有必要借助大学研究人员的专门知识,解决技术难点,而对大学的研究人员来说,通过对先进技术产品的研制和实验,可激发他们不断从事新的研究。今年初,欧洲一些大公司已拨巨款决定创建一个欧洲技术研究所,以设法促进欧洲大学院校、科研机构和工业界的合作。
再次,实行一系列补贴计划和优先提供贷款政策,鼓励企业技术革新,并把新技术迅速转变为商品,销往国际市场。
还有,建立西欧信息中心。这个中心的使命是为企业服务,其中包括提供最新科技情报、帮助企业制订最佳行动计划、沟通企业之间以及厂家与产品用户之间的联系等。
不难看出,西欧国家所进行的上述科技政策方面的调整,其目的在于通过发展和应用新科技来提高工业生产能力和商品竞争力,以应付美、日等国的重大挑战。可以预见,这种调整将会对西欧的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