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高原之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25
第3版(政文)
专栏:残疾人与社会

  高原之鹰
  魏景云
1987年3月,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丹佛机场,从飞机上一瘸一拐地走下一位额宽脸方、高鼻大眼的中年人,他就是应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瑞特教授邀请,前去工作的我国高原气象学家朱福康。一位留美学生惊异而又敬佩地说:“像你这样的条件,出来真不容易。”朱福康笑着说:“我这是第二次来美国了。”
朱福康第一次赴美是1981年,参加在佛罗里达州召开的全球大气研究计划第一期全球试验成果国际会议。他在会上宣读了两篇论文,给与会200多名国外专家带去了新的信息,博得了热烈的掌声。
那次回国后,朱福康进一步研究了青藏高原气象对长江流域旱涝和梅雨,对拉萨和成都增温的作用。瑞特教授关注着朱福康工作的进展,这次邀请他赴美工作。工作期间,朱福康还参加了美国气象学会山地气象学会议。
朱福康乘飞机回国途经日本时,踢赢了日本队的中国男子足球队与他同机凯旋。到北京下飞机后,欢迎的人群涌向足球队。他为运动员们高兴。走到进海关分道处时,一群穿着时髦的青年人,大概是欢迎运动员的,看到迎面而来的是他这个残疾人,于是发出一阵哄笑。这笑声,使他想起第一次赴美之前的状况。他提交大会的论文已被大会选中,但是在研究他的出国申请时,有人曾提出,让残疾人出国是否合适。烟云一掠而过。这使他从文化方面加以思考,他从外界施加的不平衡中求得平衡。他爱向前看,坚定不移地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他的座右铭是“笨鸟先飞”。大学毕业之后,他从1962年起,在陶诗言先生指导下研究副热带高压。1973年,他的研究课题扩大到青藏高原。1977年,他跛足先登,飞到拉萨,克服头晕目眩、举步艰难等困难,参加我国首次高原气象会战。1979年又参加了大规模的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陆续发表了不少有影响的论文。1981年,他的两本专著分别获国家气象局2、3等奖,并被聘为副研究员。
朱福康说:“我是幸运儿。我从高原起家,愿终生献身高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